2013年,王宝强在拍完《泰囧》后,与徐峥闹翻,王宝强说:“电影票房十几亿,你赚的盆满钵满,黄渤也得了5000万,我却只有200万,还是陈思诚更懂我。”
当时,《泰囧》的火爆让整个娱乐圈为之震动,票房高达12.7亿,成为了年度的票房黑马。然而,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主演们的心酸和不满。
王宝强在拍摄《泰囧》时,为了支持老搭档徐峥,毫不犹豫地降低了自己的片酬,只要了200万。而在电影大获成功后,他却发现自己的收入远远低于其他主演,这让他感到非常不公平。
对此,徐峥却表示:“以后无论票房有多高,都不会再用王宝强了。”这番话无疑是在雪上加霜,让两人的关系更加紧张。
同样是《泰囧》的大功臣,黄渤却得到了5000万的收入,这让人不禁好奇,为何两人的待遇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2015年,徐峥的“囧”系列电影第三部《港囧》上映。然而,当观众走进电影院时,却惊讶地发现,电影中没有了王宝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包贝尔,这让不少观众感到失望。
与此同时,在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中,观众们惊喜地发现了“消失”的王宝强。这部电影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高达8.23亿,而王宝强也得到了4000万的分红。
这一切让观众产生了浓烈的好奇心,王宝强为何突然舍弃了自己的老搭档徐峥,转而“投入”陈思诚的怀抱呢?
原因要追溯到徐峥导演的《泰囧》。当时,徐峥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凭借一家公司的投资顺利开拍。在选择演员时,徐峥想到了与自己合作默契的王宝强,而王宝强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剧组。
然而,在分红时,徐峥给了黄渤5000万,而王宝强只有200万,这让王宝强感到非常不公。尽管心中不满,王宝强还是选择了沉默,但这件事成了他与徐峥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在《港囧》和《唐人街探案》的筹拍时,王宝强和徐峥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徐峥虽然提出了500万的片酬,但王宝强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分红。徐峥不愿意满足王宝强的要求,最终两人未能再次合作。
相比之下,陈思诚对王宝强的态度则更为宽厚。在《唐人街探案》的拍摄过程中,陈思诚不仅耐心等待王宝强康复,还给了他4000万的分红,这让王宝强感到了被重视和尊重。
王宝强在加入《唐人街探案》的拍摄后,全身心投入到角色的创造中。他与陈思诚的合作非常默契,两人在拍摄现场经常讨论角色的细节,共同探索角色的深度和广度。王宝强的敬业精神和演技得到了陈思诚和剧组其他成员的一致认可。
《唐人街探案》的拍摄过程虽然艰辛,但王宝强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他在片场经常带动气氛,与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在面对拍摄中的困难和挑战时,王宝强也从未有过怨言,他的专业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唐人街探案》上映后,王宝强的表现赢得了观众和影评人的一致好评。他饰演的角色生动鲜明,充满了活力和魅力,为电影增添了不少亮点。电影的成功也让王宝强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演技实力,他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多个影视奖项的提名和奖励。
与此同时,徐峥的《港囧》虽然票房不俗,但在观众和影评人中的评价却有所分化。一些观众认为电影中缺乏了王宝强的身影,使得整部电影失去了一些活力和趣味性。这也让徐峥感到了一定的遗憾和反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宝强和徐峥之间的矛盾逐渐平息。虽然两人在《港囧》和《唐人街探案》的合作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但他们都是专业的演员和导演,都能够以更加成熟和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过去的分歧。
在后来的日子里,王宝强继续在影视界发光发热,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塑造了不同风格的角色,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而徐峥也在导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的作品不断刷新观众对喜剧电影的认知,成为了中国电影界的重要力量。
虽然王宝强和徐峥的合作因为一些原因暂时中断,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