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听闻八路军在平型关痛击日寇的消息,在国民党修械所劳作的刘贵福眼睛一亮

时说历史 2025-03-26 10:57:11

1937年,听闻八路军在平型关痛击日寇的消息,在国民党修械所劳作的刘贵福眼睛一亮。他秘密联系了4个人去根据地,可临走那天变成了16个人,这些穷哥们认定要和刘贵福同生共死,就是这十几个人,日后成为延安武器制造的顶梁柱。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技术人才投身延安,为八路军制造武器,支援抗日斗争。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的努力为我国军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刘贵福是中国第一代“红色军工专家”,也是我军首位步枪设计师。他设计制造了八路军第一支自制步枪“无名式马步枪”,开创了中国兵工自主研发的先河。

步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中国已经发明了突火枪,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步枪雏形之一。据史料记载,火药兵器在宋、金、元战争中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后续技术发展停滞,到清代,中国的火器研究几乎停步不前,现代枪械技术完全由外国垄断。洋务运动后,中国近代军工才开始起步,但大多依赖仿制外国枪械。中国最早的汉阳兵工厂制造的“汉阳造”步枪,是仿制德国毛瑟1888年式步枪的产品。在此背景下,“无名式马步枪”的问世是中国枪械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冷兵器时代讲究武器的长度,认为“一寸长,一寸强”,这种理念在步枪发展早期也得以延续。尽管抗战时期已进入热兵器时代,许多国家仍然崇尚远射程的长枪。然而,随着战场需求的变化,长枪的缺陷逐渐暴露。

刘伯承将军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指出,过分追求步枪射程的设计弊端。过长的枪管不仅笨重,还导致射程增加时命中率反而降低。他主张步枪应保证200米以内的射击精度,并尽可能轻便。这种观点在延安得到了充分实践。刘贵福和他的团队研制的“无名式马步枪”针对实际作战需求进行了改良,使其更加符合单兵作战的要求。

1937年,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传来,刘贵福听后眼睛一亮。他对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早就不满,如今有了投奔延安的念头。刘贵福秘密联系了4个志同道合的工友,商量一起去延安。消息不胫而走,到了动身那天,竟然有16个人集合在一起。这些穷苦出身的热血青年,对刘贵福说:"我们和你同生共死!"

当刘贵福一行十六人来到延安时,领导们知道他们都是些技术工人,而且还是枪械专家,高兴得不得了。要知道,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有这样一批能制造武器的人才,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为了表示重视,延安方面特地提高了刘贵福等人的待遇。像刘贵福这样的技术骨干,每个月发50斤小米,5块钱,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待遇一样。其他工人的日子也比在国民党军械所时强多了。

这些年来,刘贵福和他的工友们在旧社会备受欺凌,如今在延安受到如此礼遇,大家干劲十足。1937年10月,延安兵工厂接到上级指示,要求自己制造步枪。说干就干,刘贵福领着兵工厂从各处搜罗来11台机器,还把厂子搬到了茶坊那一带,他自己负责枪械制造。

刘贵福既有技术,又有领导能力。他和工人们一起,研究捷克式步枪的构造,对照着八路军打仗的需求,开始设计一款新式步枪。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步枪的零部件进行了调整,尤其是发明了一种新式的折叠刺刀。这种刺刀可以直接安装在枪上,用的时候按一下,刺刀就弹出来了,非常省时省力。大家给它起名叫"八一式马步枪"。

匕首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七、十八世纪,当时王公贵族为了防身,尝试将剑与手枪结合。二战后,苏联在冷兵器领域进行了创新,开发出首款现代匕首枪,并在五十年代推出了多功能刺刀AKM刺刀。此后,苏联进一步研发,推出了NRS侦察匕首,为后来的匕首枪设计确立了方向。

受苏联影响,中国在九十年代研制出91式匕首枪。这款武器继承并改良了匕首枪的设计思路,成为集大成之作。中国对于装备国产化有着深厚执念,早期的许多武器装备均以仿制外国型号为主。例如中国曾仿制捷克的CZ75手枪,推出了“NZ 75”。CZ75本身是一款融合多种经典设计的出口型手枪,其高精度和舒适性受到多国军警青睐。

中国军工在早期以仿制为主,但近年来逐渐形成了自主研发能力,特别是在轻武器领域取得显著进步。从步枪到狙击步枪,中国的军工企业已经能够生产上百种枪支,产品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不仅销售正宗的国产装备,还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其他型号。通过这一策略,中国的军工行业在全球军火贸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2009年,中国代表队在国际狙击比赛中因为装备落后而惨遭淘汰,这一失败让狙击步枪项目负责人范方梅深受触动。她开始查阅资料,分析国内外狙击步枪的设计差异,最终发现国产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的精度问题源于其半自动装填方式和枪、弹、瞄准镜的不匹配。

为提升国产狙击步枪的精度,她带领团队改进设计,细化加工精度,将样品的射击精度控制在0.5角分以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2年,中国首次携带自主研发的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参加国际特种狙击手比赛,一举夺得17个比赛科目中的14个领先成绩,两支小组分获总分第一和第二名。

0 阅读:170

猜你喜欢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