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举证(2022)[电影]影评by评分:8/10⭐比起1%的诬告,还有99%的

泽磊聊影剧 2025-03-22 11:26:45

初步举证(2022)[电影]影评by

评分:8/10⭐

比起1%的诬告,还有99%的性侵害需要我们去抗争。

——————————————————————————

在看过《还有明天》之后,我又去看了《初步举证》。不得不说,虽然两部作品都偏向女性主义题材,但两者在侧重点上仍有不同。《还有明天》讲述的是女性在争取到选举权后,如何为自己发声、争取更美好的明天;而《初步举证》则聚焦于女性面对性侵时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如何让罪犯获得应有惩罚。

相较而言,我个人更偏爱《还有明天》的叙事角度。当然,《初步举证》的精彩之处同样令人惊叹——全片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仅由一位女演员独挑大梁。她通过舞台道具的巧妙移位、服装的即时更换,配合极具张力的表演,将角色的心理挣扎层层剥开,声情并茂地诠释故事内核,最终营造出极具冲击力的情感氛围。

我对英国的陪审制度了解有限。在观看《初步举证》前后,阅读了国内法律从业者对该片的诸多评论。尽管国情存在差异——例如在我国的性侵案件中,受害人通常无需在法庭上接受交叉质询——但受害者所面临的深层困境却是共通的:如何走出遭受侵害后的精神创伤?如何消解自我否定与怀疑的泥沼?甚至如何摆脱对加害者病态的情感投射?

值得注意的是,某位男性法律从业者提出质疑,认为影片存在预设立场:通过先确立女主角确遭强奸的事实,再刻意呈现陪审团与法官的冷漠姿态,以此引导观众单方面共情受害者。这种叙事策略确实值得探讨,毕竟在法律实务中,"是否构成强奸/猥亵"的判定本就存在天然困境——既要警惕诬告陷阱(如"仙人跳"等恶意构陷),也需直面监控缺失时"主观威胁感知与客观证据脱节"的复杂情形。不过在其评论区内有很多评论义愤填膺,觉得男同胞深受其害,好像每天都有大量女性等着和自己发生关系后反咬一口。反观现实经验,我与身边朋友的切身感受却表明:性骚扰在社会中的普遍性,远比诬告现象更为触目惊心。

为什么地铁上各种痴汉变态大家都知道是小众人群,没有人上升到整个男性群体都是变态神经病这个程度,而偶发的性骚扰误会却要被打上女性群体的标签。我看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男同胞自然也不能理解从小到大无数次被家人朋友老师叮嘱不要去无人小巷,不要在深夜独自出门,不要穿着太随意,坐出租车要把车牌发给朋友,几乎随处可见的代孕小广告。本人更是在打羽毛球时深刻认识到了性别导致的生理差异。生理差异衍生出的种种问题需要正视,而不是自古如此,便是对的。

初步举证初步举证女性力量书鱼影评

0 阅读:0
泽磊聊影剧

泽磊聊影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