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出任总后勤政委,被“大蛀虫”警告,刘源:我宁可不要乌纱帽

历史龙元阁 2024-11-12 22:08:13

2011年10月,河南濮阳一幢别墅里,装出四大卡车赃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艘全金铸造的小帆船,还有一尊全金铸造的毛主席头像。

这座别墅的主人,就是原总后勤部副部长谷俊山,作为军中巨贪,他能被揪出来,与原总后勤部政委刘源密不可分。

刘源刚担任总后勤部政委时,就把纪检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曾说:“(谷俊山)刚刚起事儿我就讲过,这个事儿必须我这个当政委的人来担!”

在这之前,刘源曾被谷俊山暗示多次“我上头有人。”刘源从未退缩,在查处谷俊山的过程中,历经磨难,说道:“我虽没有上过战场,但也是死过几回的人,宁可不要这个乌纱帽,也要拿下贪官。”

刘源对军队贪腐深恶痛绝,他坦言,一段时间内,军队里确实存在问题,吃喝浪费成风,败坏了军队形象,不少人陷于其中,他本人也深受其扰。

“所以我希望能恢复部队的优良传统,大家都要反对浪费、反对特权,把精力和省下来的钱用于建设军队,争取建成新社会的强军。”

如此刚硬正直的性格,和刘源的个人经历分不开。

作为国家副主席刘少奇的幼子,刘源并没有受到多少优待,14岁前没有穿过新衣服,当时家里孩子多,父母一生节俭,他和妹妹的衣服都是上面哥姐们穿过的,破了的地方,母亲会打上补丁接着穿。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几个字,是刻到他们骨子里的教育。

刘源从小在中南海长大,对部队非常向往,就读北京四中时,经过父亲同意,开始在中南海警卫队“当兵”,接下来的三个暑假,他都在部队里,还拿到了“特等射击”和“五好战士”的荣誉。

刘源15岁时,“文革”席卷全国,一家人受到巨大冲击。

少奇同志和王光美被审查,刘源亲眼看着父母亲被批斗,从人人尊敬的主席一家,变成“黑五类分子”。完整的家庭一夕之间支离破碎,父母亲被带走,孩子们被逐出中南海。

刘源当时迫切想要逃离这一切,响应号召,到山西偏远地区插队,白天劳动,晚上还要继续接受批斗。

没有批判会的日子,刘源就一心扑在学习上,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各种文化知识。

他注意到村民们有点小病痛都不敢去看医生,问及原因却是怕花钱,便自学针灸,为村民看病,也学习如何帮村民们盖房,搭梁盖瓦。

1975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刘源离开生活7年的乡村,回到北京做了一名普通工人。

紧接着邓小平复出工作,恢复高考,刘源争取到高考的权利,顺利入读北京师范学院。

刘源上大学期间,父亲少奇同志平反,王光美出狱,他又成为“高干子弟”,但一直想努力做个普通人。

毕业后,刘源回到农村,从基层做起,一步步从公社副主任到副县长、县长,每一步,都是他自己踏踏实实走过来。

后来,刘源当选为河南副省长,100多名代表的推荐发言上说:“我们推选刘源,并不是因为他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而是因为他在任期间,肯干敢干,做出真正的成绩。”

刘源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当他调任总后勤部政委时,已经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无论别人如何威逼利诱,都不能改变他的初心。“公事不谋私,私事不涉公”,刘源在接任总后勤部政委时,立下承诺。

刘源真正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在任期间,擒下军中巨贪谷俊山,连带挖出其背后的郭伯雄、徐才厚两只“大老虎”,军中不良风气一扫而空。

“我坚守、兑现了诺言,扪心自问当坦荡无愧。”期满离任的刘源如是说。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