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电影名字听起来便那么优美,充满了诗意和乡愁。萨仁娜、伊德尔、那木汗……每一张笑脸都和那美丽的大草原融为一体,成为一幅绝美的画卷。
电影改编自中国的真实事件,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命如草芥的年代大人都难以自保,许多南方孤儿更是面临饿死的境况。
关键时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动请缨,将上海的一大批孤儿接到大草原度过难关,他们最后全部都被当地善良的牧民领养。透过尔冬升的镜头,这段尘封的往事被重新提起。
杜思瀚和杜思珩是一对亲兄妹,他们的母亲没有工作,无力抚养他们,于是便到上海寻找丈夫,然而以失败告终。
这时又赶上自然灾害,灾民遍地,幸好遇到一户好人允许他们暂时寄宿在家中。然而这不是长久之计,母亲只能无奈地将妹妹带到儿童福利院,因为这样,孩子才能有口饭吃而不置于被饿死。
要不是走投无路,普天下的母亲,有哪个母亲愿意抛弃自己的骨肉呢?时代有如一双隐形的手,推着这一家人开始了苦难的一生。
杜思珩自此开始了漂泊的一生。她紧紧拽着一条小毛巾,因为这是妈妈留给她唯一的东西,上面刻有她的名字——杜思珩。她不想忘记自己的汉语名字,那是她来过上海的证明。
而从此以后,她将要在另一种语言环境过另一种生活,事实上,她一开始非常想回到那个地方,因为她记得妈妈说会来接她,所在在大草原她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归属感,直到那木汗的死。
影片通过一些列事件,将小女孩由最初的抗拒到最终的完全融入的心理变化刻画地淋漓尽致。从哥哥的寻亲之旅开始,中间穿插着各种回忆,历史镜头与现实交织,让作为观众的我们仿佛跟着人物一起走进了那个神秘的大草原,细节之处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
带哥哥杜思瀚到内蒙古寻人的司机,车子坏掉后便和修修车的哥哥吵架,杜思瀚巧妙地化解了这场矛盾,幽默又有人情味,把普通人的状态刻画的入木三分。其实这也是因为杜思瀚失去了妹妹,深知亲情的珍贵,所以他不希望相伴彼此的亲兄弟的感情走向破裂而后悔。
杜思珩有两个妈妈,一个是记忆中模糊的亲生母亲,她柔弱无助,唯有绣小毛巾的画面深刻地留在了杜思珩的心里。
还有一个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蒙古族妈妈,马苏饰演的妈妈散发了母爱的光辉,无论是照顾孩子还是做家务做菜都是一把好手,漫长的生活岁月让她内心充满了悲悯之情。
这两个妈妈都是杜思珩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一个在心头铭记,却无法相见,一个陪伴在身边,却总是伤害她。不过最后,蒙古族妈妈用自己无限的爱和怜悯完成了对杜思珩真正母亲角色的转换。
那木汗的死无疑是全剧的高潮,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由王锵饰演的那木汗是一个从来不说话的“哑巴”,他用草原上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爱,把最好的奶茶、奶豆腐等最好的东西留给妹妹吃。
当然,他也并不是天生的哑巴,而是因为小时候发高烧烧坏了喉咙。直到最后将陷在流沙里的杜思珩救出来,在临死的那一刻,他用尽全力喊出那一声“不要过来”,他在用生命保守护了从小一起长大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妹妹,即使这个妹妹一直对上海念念不忘。
杜思珩的成长伴随着巨大的感情撕裂,一边是血缘至亲的魂牵梦绕,一边是草原的呵护陪伴。
亲生父亲早已不知所踪,母亲和哥哥只存在于遥远的记忆中,而现当前的蒙古族妈妈和哥哥对自己又那么的无微不至,这样的爱让她渐渐摆脱了初来的不适应。
她和几个蒙古族的哥哥们一起骑马上学,学会在空旷的草原上挖个坑上厕所,把狼认成小狗的危险,慢慢学会了蒙语。长大成人后穿着蒙古族衣服参加传统蒙古族婚礼的她,完全就是一个从小在大草原上长大的少女。
然而,上海依然是她心里挥之不去的梦,到底要怎么才能回去?骑马走出草原然后扒火车?这条路真的好远啊。
但是,正是这样的杜思珩让我们不由地和她共情。因为她并非不愿意接受自己现在的身份,而是基因里的烙印让她心理放不下那个遥远地地方,还有遥远地方关于亲情的模糊记忆,就像内蒙古人吃不惯水煮鸡蛋,而汉族人吃不惯奶豆腐一样。唯有人间最真挚的爱才能融化这刻在骨子里的隔阂。
在生死攸关时刻,那木汗救了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救下了杜思珩,因为他们是一家人,因为哥哥的本能就是保护妹妹。
那木汗死后,伊德尔兑现了他曾经的诺言“我永远也不会抛弃你”,就像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样,无论孩子做了多大的错事,最后,我们都能原谅他们。
从此,杜思珩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她要留在这个草原上,替那木汗活下去。所以此后,她隐去了自己的汉族名字杜思珩,改名叫“那木汗”。
一个女孩通过自己身份的转换,完成了两代人的“爱的连接”。
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人有归属感,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杜思珩虽然不幸地失去了上海的那个家,但是命运最终没有让她完全遭受厄运,她拥有了草原上的新家,她在那里长大、结婚生子,最后真正地融入了这片草原。因而,当亲哥哥杜思瀚找到她的时候,她内心早已释然,唯一的遗憾是,她的另一个哥哥那木汗因自己而死。
随着草原的落日渐渐西沉,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美好。这是经历苦难后的平静,这是放下执念后的释然,这是重获幸福后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