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儒德:中国海军爱国名将陈绍宽

海天融合 2024-06-22 12:45:52

(中国时事新闻网辽宁频道副主任 张添強,图/陈绍宽文集)

业 绩 提 要

○ 跨越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朝代的海军将领;

○ 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一战”“二战”,功勋卓著的海军名将;

○ 在民国海军服役40载,主管中国海军17年,把毕生精力、全部财产奉献给国家和海军;

○ 一生勤俭,用薪俸购买海军书籍、装备,甚至自筹资金建造军舰。逝世后只有4大箱海军书籍赠送给国家档案馆。誉为“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船政海军的标杆领军。”

○ 曾以中国代表团海军专门委员出席了“巴黎和会”,担任第一次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顾问,出席旧金山联合国筹备会议,参加《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

○ 日本投降,担任中国受降官,参加中国政府接受侵华日军的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参加盟军接受日本投降仪式;

○ 多次出访美国、欧洲各国海军,研究世界海军历史,创建中国海军建设和作战理论;

○ 见证世上第一艘航空母舰下水和人类第一次从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攻击敌军的实战,是中国航母理论的先驱者,实至名归的中国“航母之父”;

○ 一生眷恋海军,孑然一身回老家,将住宅打造成浓郁的海洋环境和军舰样式,睡在宽73厘米、40高厘米的舰式板床上,渡过了23年最后岁月;

○ 极力反对内战,抗拒蒋介石要他率舰阻击解放军以及“离闽赴台,共襄国事” 的命令。声明拥护共产党,参加新中国革命和建设,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陈绍宽是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杰出名将,其经历传奇,功勋卓著。当处战祸连年、政权更迭时期,既造成他青云直上的历史机遇,又是一位历史缺失的闪耀将星,他对海军的历史作用尘封许久、鲜为人知。由海潮出版社编纂的《陈绍宽文集》和福州市的文物保护单位“陈绍宽故居”,保留了陈绍宽将军大量海军建设的文稿和珍贵实物,展示他一生无私奉献国家、海军的辉煌业绩,受到人民群众、海军官兵称崇为“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船政海军标杆领军”。

一,光辉的海军经历,执着的海洋梦想

(一)传奇而光辉的海军生涯

陈绍宽1889年出生在福建闽侯县胪雷村,父亲陈兆雄(伊黎)服役于晚清海军,曾任“海圻”号巡洋舰的中士管轮,同海军前辈萨镇冰将军是知交。他从小聆听各种海军轶事,铭记父辈“献身海军,洗雪‘二甲’国耻”的教诲,催生参加海军的少年梦想。

1905年,经萨镇冰推荐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毕业后在军舰任职崭露头角, 5年里由少尉升到少校,26岁担任新型巡洋舰“肇和”号的舰长,成为中国海军史上最年轻的巡洋舰长。

他在派系林立的民国海军里,周旋于官僚、军阀和政客之间,叱吒风云40个春秋,担任过海军署长、海军部长、海军总司令,主持中国近代海军17年之久,许多海军重大事件汇集于他一身,为民国海军唯一的一级海军上将。

他率领舰队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在龙潭战役中荣获民国政府颁发的一等勋章和“中流砥柱”大勋旗。他 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德作战屡立战功,得到英国女王颁发的“特别劳绩勋章”,他以驻英武官身份在英国海军上将杰里科的旗舰上参加著名的格罗林战役,荣获 “欧战纪念勋章”。这在中国海军是唯一的、世界海军史上也是少有的殊荣。

海军一级上将陈绍宽

他多次被派往国外学习,赴美国考察海军,往欧洲观察英、法、意等国的战场实况。1919年,以中国代表团海军专门委员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以及以海军代表出席伦敦举行的“万国海路会议”。在重大国际事务交往中使他视野开阔,切身感到我国海军较外国存在着巨大差距,激发了他献身海军、实现“海军强国梦”的伟大志向。

1937年日军发动侵华战争,依赖其强大的海军,发布《封锁航行宣言》,“禁止中国船只出入中国领海。”由于国家海军弱小,蒋介石屈服于日军淫威,下令将军舰“退入长江,拱卫京畿。”不久,蒋介石向陈绍宽又下达了“沉舰塞江”构筑“江阴封锁线”命令。

陈绍宽痛感自己未能率领舰队同敌人血战大洋,却担当了指挥沉舰的司令,亲手将“通济”“海圻”等近代历史名舰沉入江底,这是中国舰队自“甲申”“甲午”海战之后,第三次以自戕的形式覆灭在自家内水里,令人屈辱、愤慨和失望。

国家失去了舰队,他受命担任海军战时总司令,以“忠勇壮烈、不惜牺牲”的战斗精神率领官兵登岸与日寇继续战斗,在敌后展开阻塞战、水雷战、游击战,进行了持久抗敌作战,炸毁、炸伤大量日军舰船,显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英勇气概,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陈绍宽为抗战中海军题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国际社会着手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陈绍宽出任第一次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顾问,同宋子文、董必武等赴美国旧金山出席联合国筹备会议,参加了《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会后考察了美、英等国的军事机关和基地。

日本投降后,于9月9日陈绍宽以中国海军总司令的身份担任受降官,在南京参加了中国政府接受侵华日军的投降仪式,并指挥海军部队奔赴各地接受日军缴械投降。还代表中国海军出席了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上盟军对日受降仪式。陈绍宽将军身穿海军礼服,气宇轩昂地同盟军胜利者站在一起,冷眼扫视日本战犯外务相重光葵、大本营参谋长梅津美治郎等在投降书上签字时的狼狈相,终于洗雪了中国人民心里的“甲午”国耻,深深感受到胜利的荣耀,更加激励他建设强大海军的无穷力量。

当从关岛美军基地和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500架战斗机和400架运输机呼啸飞越“密苏里”号上空庆祝胜利时,陈绍宽感叹:战争耽误了中国发展海军和建设航母舰队的步伐,现在终于等到加快建设步伐的时机了。

陈绍宽担任受降官出席日军投降仪式

正当全国人民喜庆抗战胜利,企盼国家走上和平建设的大好时机,蒋介石却发动了全面内战。1945年初冬,蒋介石电令陈绍宽率领舰队急往渤海海阻击解放军。陈绍宽极力反对内战,认为“绍宽在抗日期中报效无多,已愧对国人,若再参加内战,内疚殊大。”便借口舰只需修理和急需增拨燃油,率领刚从日本接收、现为舰队旗舰“长治”号(起义后改为解放军“南昌”号)南下视察台湾左营军港。

陈绍宽忠良有余、智术欠缺。国民政府的反动政客都将海军作为内斗篡权的工具,虎视眈眈海军总司令这个位置。正当陈绍宽尚在台湾海峡航行时,陈诚、戴笠等便谋算夺取海军领导权。

军政部长陈诚在蒋介石面前大骂:“胆大包天,误了党国大事。”蒋介石气急败坏直呼:“岂有此理!”,都想诛之后快。但老蒋知道陈绍宽在海军威望甚高,是个“杀不得”的人物,他沒有接受陈诚“枪决”的要求,而决定削其军权,留待观察。下令裁撤海军总司令部,在军政部内成立海军处,由陈诚兼任处长,这就剥夺了陈绍宽海军总司令一职。

12月28日,陈诚动用陆军宪兵武力胁迫陈绍宽交权。陈绍宽感到一生追求建设强大舰队的梦想彻底破碎,已经走完了海军生涯的最后路程。他毅然离开海军总部搬进扬子饭店居住,并拒绝蒋介石要他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虚职,离开南京南下福州,隐居故里胪雷乡。

1949年福州解放前夕,蒋介石派遣福州绥靖公署主任、福建省主席朱绍良专程看访陈绍宽,传达“离闽赴台,共襄国是”的手令,并假惺惺地拉拢说:“桂永清还是一个代总司令,海军总司令的位置,还是虚位以待陈上将的。”陈绍宽断然拒绝、坚定地说:“蒋委员长如一定要我离闽赴台,只好从飞机上跳下去,好葬身在家乡波涛之中。”

福州解放后,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奉中央领导指示亲赴闽侯拜访陈绍宽,诚恳请他参加革命工作。陈绍宽欣然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愿意参加革命效劳国家,先后担任共和国的国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当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兼预算委员会委员等,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及统一祖国大业尽心出力,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热情参加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二)热爱海军,一生眷恋海军生活

陈绍宽一生服务海军并身居高位,当他退离海军带走的物品只有4大箱沉甸甸的海军书籍和参加日军受降仪式穿的白色海军礼服。他参加新中国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珍藏在家里的所有海军书籍送到北京捐献给国家,这些保存在国家档案馆的珍贵资料,是新中国海军建设的弥足珍贵财富。

他无家室牵挂,唯有国家情怀。孑然一身回到父辈建造的老宅,亲自动手打造成具有浓郁海洋元素和军舰生活环境的住宅。将后花园打造一座日型的池塘、月型的水池和一座四周环水的亭子。三者水道相连,池塘象征大海,水池象征军港,亭子象征军舰指挥塔。精心将故居卧室设计成舰舱摸样,圆形窗户象征军舰的舷窗,床榻按照军舰上式样做成长184厘米、宽73厘米、高40厘米的坐卧两用小床,陪伴他渡过了23年晚年岁月,凝聚着无限的海洋梦。

陈绍宽喜欢海军服的白色,桌子、桌布和电话都选择了白色,院子里种得最多的也是白色的兰花 显示了主人清白一生的高尚品格,彰显主人对海军生活难以割舍的依恋。

陪伴他渡过晚年的坐卧两用床榻

二,创新理论,筹划建设海军宏伟蓝图

陈绍宽将军精心搜集各国海军书籍,探究中国海军发展之路。在《陈绍宽文集》中,汇集了他180余篇研究论文、讲演稿、信函、电报,见证他建设强大海军的指导理论和实践过程。其中创新理念颇多,他主张“海军立国”,首提“欲图强国,首重海军”;他最早建立现代海战必赖于舰载机的理论,并力主创建以航母为核心的海军舰队;第一个提出“领海是国土”的海洋国土观念等等。

(一)重视海军,作为谋国壮猷的抓手

陈绍宽一生以孙中山“发展海军建设”为座右铭。经赴美国及欧洲各国考察海军后,进一步认识到海军的重要性。他在1919年《驻英武官报告书》中论述:各国经“一战”之后元气大伤,而筹整军备未尝停顿,可见安不忘危,国防不容一日懈也。比照各国“益知论国势之强弱,定国位之崇卑,当视其海军力量之大小。”因此,谋国壮猷应从海军入手。

陈绍宽将发展海军作为座右铭

1928年他在《世界上有不要海军的国家么?》一文进一步指出:“中国海岸线又长,海军军舰又少,现在不但在国际上沒有说话的力量,弄到最后地步,恐怕不止体面不体面成为问题,连民族存亡也成为问题了。”“国家的强弱,全看领海权的比例,领海完全与否,全看海军”“海权伸张,国家自然日臻富强。”

“帝国主义者所挟以为暴的工具,就是倚赖强大的海军” “要是沒有海军,就是想和帝国主义拼命也不成,只好自缚手脚,听他宰割,一点沒有撑拒的力量”“要是沒有了海军,简直就不成国家了。”

国家“先要伸张海权,对外贸易才有发展的希望。所以海军不特关系海防,就是抵制帝国主义者经济力的压迫,尤不能不靠海军和它周旋”“要是沒有充备的海军,外交便沒有后盾,侨民便陷于孤苦无告的状态,”他对海军功能的真知灼见,远超单纯打仗的视野,是军事、经济、外交的综合应用,为现代海军发展指明了的方向。

他最后指出:当今,海疆四辟,国防日亟,欲图强国,首重海军。“我们就应该赶紧扩充海军的军实,赶紧把海军积极建设起来,把我们中国跻于国际平等地位,成为独立自由的国家才好。”

(二)力主发展航母,堪称中国“航母之父”

1917年,陈绍宽赴欧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格罗林战役,目睹了世界上第一艘用大型舰艇改装成的航空母舰“暴怒”号的下水典礼,亲眼看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母舰甲板上起飞的7架英军舰载机攻击了德军基地的实战。他强烈意识到航空母舰对现代海战的重要作用,他在考察报告《海战》中写道:“现代海军在海战时,欲取攻击手段,必有赖于舰上所载的飞机。”认识到中国海军要一定要赶上世界海战的潮流,必须及早建造航空母舰。

陈绍宽参观美军“飞箭”新式舰载机

1928年国民政府统一后,陈绍宽担任中将海军署长,便上言《条陈扩充海军呈文》,他坦诚表达:“绍宽幼习海军,从事多年,身历其境,深知其详,心所谓危,难按缄默。”他权衡国防需要和国家财政实况,“拟以最低限度请添造驱逐舰4艘、潜水舰2艘、巡洋舰3艘、航空母舰1艘。”并慎重指出:“这是海军建设上必不可缓之计划。”但遭到当局反对而搁置。

在1930年《一年来海军工作之纪实及熏蒸时期之规划》中再次提出:欲固国防须先造成强有力之新舰队。主力舰队具备71艘,包括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舰和航空母舰以及水面飞机60架,力主构建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新型强大舰队。

他在1943年发表《如何建设中国之海上国防》中,关于海军的标准指出:“沒有强大的海军,就不能成为一等强国。如何而能与列强并肩,如何而能成为太平洋的安定力”“在世界大战中,护航队运输接济,为持久作战的命脉。沪杭队必须有巡洋舰、与驱逐舰为之保卫,更赖战斗(列)舰与航空母舰之遥为声援。”强调了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在世界大战中的决定性作用。

1943年处于抗战战略相持阶段,见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陈绍宽誓言:“海军建设不能不预为之谋,于抗战结束之后,便是新海军建设立之时,才不致有临渴掘井之感。” 他写了《海军建设》一文,提出了宏伟的发展规划:中国沿海4区,每区设:战斗舰1队,以5艘计,4区4队共20艘;重巡洋舰1队,以10艘计,4区4队共40艘;轻巡洋舰1队,以15艘计,4区4队共60艘;驱逐舰1队,以30艘计,4区4队共120艘;潜艇1队,以30艘计,4区4队共120艘;航空母舰1队、以5艘计,4区4队共设航空母舰20艘。

当蒋介石得知建造20艘航空母舰,需要近300亿元时,明确告诉陈绍宽:“我沒有那么多钱,也无法否定政府的决定。”陈绍宽手指敲着桌面说:“这笔款是省不得的!”

陈绍宽殚精积虑为海军,但一次此地被搪塞、遭否决。他十分气愤:“绍宽奔走呼号,力竭声嘶,莫动群公之听。且默察情形,政府既不重视海军,与言建设,将何资以着手。”他愤恨辞去海军署长职务,离舰待命,以示抗议。

当时南京政府缺乏海军人才,为稳定政局,蒋介石一面拒绝了陈绍宽的辞呈,挽留他担任海军部长,一面安抚陈绍宽,允诺“15年内有建设60万吨级舰艇,包括3艘航空母舰,5年后海军进入世界先进国家之列。” 他信以为真,担任了海军部长,企图去实现其宏伟的海军建设计划。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他在《海军分防计划》中再次提出航母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在将来舰队之预计中修正为“每一区设航空母舰1队,以3艘计,4区4队共设12艘。”

实际上蒋介石开的都是空头支票,连一分钱也没有拨过,陈绍宽魂牵梦萦航母梦必定戛然而止,只能成为泡影。尽管他的航母梦未能实现,但已经浇灌在中国海军军人心中,为后人推进航母建设注入持久动力。事实佐证,陈绍宽是中国航母事业的先驱者,是实至名归的中国“航母之父”。

(三)树立海洋国土意识,坚定捍卫国家主权,

中国长期“重陆轻海”,民众海洋意识薄弱,通常把国土定格于“从昆仑,到海边。”至今《宪法》中把国有资产局限于矿藏、森林、山岭、草原、荒地和滩涂等自然资源,而忽视了内水、领海中丰富的资源。

陈绍宽有着强烈的海洋国土意识,他超越传统观念,于1928年撰文指出:“国家就是有土地、有人民、有主权,三者缺一,算不得国家。”“土地完全系包括领海领土而言,因为海是国的境界。不是单限于陆地的。普通称国土,有说江山,有说城池,江水皆水,那么水亦在土地之内,更可明白了然了。”可见,正是他主张将国土向领海延伸,提出了“海洋国土”观念,树立了海、陆统一的国土观。

南海诸岛自古属于中国,由中国人民最早开发和经营。陈绍宽主持海军署期间,把西沙群岛划为中国海军军事区域,派出海军人员管理。1932年5月他致电行政院:“仰见行政院注重领土主权,对于西岛设立观象台实有不容或缓之处。” 呈请提前拨款,俾资举办。在该岛建成了气象台、无线电台、灯塔等,宣示了国家主权、捍卫了领土完整。

陈绍宽代表中国海军接收盟军移交的日本降舰 “安宅”号

三,两袖清风,是“船政海军标杆领军”

陈绍宽痛恨民国政府“军阀专国,唯地盘之是夺,置国防于不顾,对于海军横加摧残,不使其有进展之机。由于蒋介石实施“让外必先安内”政策,一心发动内战,海军被边缘化,海军军费远低于陆、空军。陈绍宽感叹:“世界各国之海军费,皆数百倍吾国之海军费。而吾国海军,则仅占军费全数的百分之一有奇,较之土耳其、阿根廷、希腊诸小邦,尚属有逊。”如此处境发展海军实在困难。

1929年,他《在“民权”炮舰下水典礼上的开会词和答词》中,对新舰下水沒有一点欢乐喜庆的语言,却忧心忡冲地算了一笔账:“民权”舰(起义后,解放军命名为“长江”舰)建设费的来源,绍宽在海军署内,把各种经常费撙节下来,大约剩余12万元;捐海军署长公费6个月共2400元,把本军所有的血汗金节省一部分和变卖废舰等办法,东筹西凑一共集齐起来共36万元有奇,勉强供“民权”下水,至于舰内设备及军备的添置不晓得款在哪里。这一组数字透露了一个大国海军,连建造一艘小炮舰,需要海军苦心积攒、自行筹款的窘迫和无奈。

陈绍宽鼓励大家:“兴邦由于多难,发愤方足为雄” “众擎易举,独立难支” “有志者事竟成”。他带头勒紧裤带节俭经费,号召大家共同担当建设海军,传承中华民族俭朴奉公的传统美德。

陈绍宽节俭开支,将经费致力于海军事业。1930年,他担任海军部部长期间,月薪800银圆,他每月只花120元左右用于生活开支,余款全部寄存海军部留作建设经费,另有部长机密公费五六百元也全部捐出用作海军建设经费。

1937年,陈绍宽作为副使随同财政部长孔祥熙特使赴英国参加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典礼,蒋介石批赠10万美金让他“随便花”。当他们回国时,孔祥熙因花费超支要求追加美金,陈绍宽则将购买海军书籍及水雷等设备尚剩余的万余美金上缴国库,受到海军各方称赞,誉为“船政海军的标杆领军。”

1945年陈绍宽脱离海军、离职归隐时,人们发现这位月薪16000元法币的海军总司令仅有财产只有12000元法币的积蓄和几箱相伴终生的海军书籍,体现将军清廉自守的高风亮节。

陈绍宽视老乡为亲人,当得知乡里文盲多、校舍不全,便将龙潭战役中受勋所得的5万银圆赏金的一半捐献给家乡、新建了胪雷小学,学生的学费和书籍文具费均由他每月另付。数学奇才、胪雷学子陈景润书写“群力科教兴邦, 培育中华英才”,一直镶嵌于胪雷小学大门口。

1969年陈绍宽将军逝世后,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将他一生节省下来仅存的8000元中拿出4000元为家乡修建了“胪峰一桥”、“胪峰二桥”,以改善乡间交通,余额悉数交公,沒有给自己及亲戚留下任何钱财。

故居前厅高悬匾额“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1969年3月,陈绍宽病重住院,周恩来总理多次打电话给医院,嘱咐做好治疗和抢救工作。陈绍宽病中口授了一封给毛主席的信,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多年来给予的无微不至关怀、照顾,表示无限感激。信中还希望在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要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为统一祖国事业作出贡献。

1969年7月30日,陈绍宽将军因病逝世,享年80岁。在整理文物时,发现床榻抽屉中保存的萨镇冰书信,信中说:“足下高才,46不予合污,今仍钦佩至极。昨张鼎丞先生来舍,述及现全国已解放,足下理应出山,重整海业,统率澎湖之列岛”。说明陈绍宽感动于张鼎丞的诚意,受萨镇冰“重整海业”所鼓舞,怀揣着统一中国的壮志,欣然表示愿意参加革命工作。并表明“此番出山,并非做官,而是为人民做事。”

福建省人民政府在陈绍宽追悼会的悼词中赞誉他一生“工作认真负责,谦虚谨慎,勤勤恳恳,作风正派,生活俭朴”“在解放战争后期,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推崇他是“一位受人们尊敬的爱国民主人士。”

1993年3月3日,根据亲属和村民要求,将陈绍宽将军的骨灰从福州移到家乡胪雷村安葬,全村居民都赶来送葬。老乡们在他故居前厅里高悬匾额“海军上将,威镇海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将军一生的写照,胪雷村全村人民感到无限光荣和自豪。

陈绍宽故居自2017年5月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数万游客,大量文物彰显将军爱国、爱海军,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参观者无一不被这位将军高风亮节的事迹所感动,肃然起敬!

【未经作者授权,转载与搬运文图须注明出处】

1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