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到底有多强,能够割据汉中三十年?你看降曹后曹操封了他啥

历史眼中的普通人 2024-04-11 23:38:21

东汉末年最终的战争都是门阀士族间斗争,浩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只能走向失败。

东汉末年动摇汉家四百年根基的一场运动是由张角发起的黄巾起义。张角依托太平要术,利用宗教信仰,成立了太平道,信徒发展到数十万,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起义造成了东汉末年英雄辈出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一堆英雄人物纷纷站到了历史舞台,北方的白马义从公孙瓒,四世三公的袁绍,枭雄一生的曹操,仁义无双的刘备。这些英雄拥兵自重,割据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国。

张鲁就是众多诸侯中的一位,不过他虽然没有成为最后三国鼎立的一位,却也统治汉中长达三十多年,这在乱世之中是非常厉害的存在。张鲁是西汉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十三世孙,世家家庭造就了不一样的身份,遗传学中张鲁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张道陵,他创立了五斗米教,成为了张天师。张鲁就继承了五斗米教,成为第三任天师。

封建王朝思想禁锢,统治者除了在军事上进行统治威吓,同时在思想上进行固化。张鲁处在的乱世,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饥饿疾病贫穷等让东汉末年的人民充满绝望感,太平道的张角就利用这个原因,发动了黄巾起义。张鲁和张角虽然都姓张,但一个建立的是太平道,一个继承的是天师道,两者宗教理念都是道教,一个是来自南华庄子《太平要术》,一个是继承老子的《道德经》,最终的结果就是通过宗教控制人的思维,便于教化统治。

张鲁没有像张角一样发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是他利用诸侯刘焉的支持,割据了巴郡和汉中。一个宗教领袖取得了地区治理权,那么他一定会按照自己的宗教理念来治理国家。陈寿《三国志》引用史料记载,及鲁在汉中,因其民信行修业,遂增饰之。教使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张鲁的五斗米教以诚信为本,教人为善,这在封建王朝统治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五斗米教在汉中地区发扬光大,汉中虽然连年和西蜀刘璋争斗,但汉中百姓却有着难得的安宁,关西很多人都跑到汉中避祸,一时间张鲁统治尤为坚固。

张鲁在汉中统治并没有设置官吏,他按照五斗米教的教务设置职务进行管理。三国志记载: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宗教和政教合一,汉中地区百姓过得还算逍遥自在,张鲁于是统治此地三十多年。

三国鼎立之中有两国对张鲁虎视眈眈,一个是占领中原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个是刚刚接手刘璋地盘仁义无双的刘备,两人都想获取汉中,从而占据有利地形。张鲁特别有意思,他曾经说过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表达了对刘备深深的不满,其实这个他的宗教认知有关系,曹操占据中原,又有天子在手,天下归心;反观刘备,仁义道德制高点,一心要匡扶汉室,最后做得不过是抢夺宗族兄弟的地盘,实在是不诚信。

张鲁投靠曹操前,封好粮仓财物,不忍心毁坏,这也是五斗米教教化,曹操感叹张鲁行为,于是封他为万户侯,当时享受万户侯的人只有曹操和张鲁,可想而知曹操对张鲁有多重视。五斗米教也因为这个原因迅速北扩,迎来发展高峰期。

各位看官觉得张鲁为何会说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具体原因到底是啥?欢迎留言交流。点赞关注一波吧!谢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