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正是杏花开放的时侯,母亲走完了她人生65个春秋,此后,母亲的头

关中社会 2025-03-08 07:57:20

     那一年,正是杏花开放的时侯,母亲走完了她人生65个春秋,此后,母亲的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都注定在杏花开放的日子拜谒。      几度沧桑,又到清明节,我又回到家乡为母亲上坟,先是在母亲的坟头上插上长钱,跪在母亲的坟前,燃上心香,烧起各种面额不一的冥币,泪光注视着火光中纸钱,对于母亲的敬仰,思念,顷刻被一种悠远而又忧伤的感觉幻化,跪在坟脚,我感觉到失去母亲的孤独,尽管母亲在另一个世界里浑然不知,但我却分明感到那已经腐朽的生命并未随母亲曾经存留的时光痕迹,与我眼前的冥币化为灰烬,似乎又释放出了生命的气息,这样远离红尘的时光,却离母亲很近,离自已的灵魂很近。       上完坟,回到老屋,面前的老屋,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老屋了,门前一片狼藉,步入空旷的院子,人去屋空,院中黄蒿未倒,杂草从生,一阵春风吹过,杏花撒落满院,走出大门,树枝个个花苞,根根花蕊,味香沁脾,微风吹来,杏花飘落,雪白的杏花,翩翩翻飞,似雪似霜,七零八落,撒在庭院,等侯着清明时节杏雨的到来。     我坐在房檐下的石阶上,凝神闭目,思绪翻飞,想象悠远,有些故事很长,长得让人一直想不清楚,有些故事很短,短得让我闭目已过,当心中悲哀存在内心,当生活的压力压的自已喘不过气来时,你才会追忆过多的事情与自已做一个比对,“养儿深知父母恩,当家晓知米面贵”,哎……,院子墙角母亲与我栽的青竹仍然郁郁丛丛,记得栽青竹那天,母亲对我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其竹”,我这些年在外拼搏也是这样做的,百年后的绿竹,依然郁郁丛丛,倘若百年后我还会回来,我一定还来摸摸竹子,感受母亲的体温。      杏花飘飞,白白花辨,那是母亲盼儿盼白的白发,杏花的香味,那是母亲临终前呼出的气息,手扶青竹,儿有想诉不完的话语,望母亲的坟墓有儿子浓浓的思念,心里酸楚,泪在眼眶满,母亲像站身边,母亲注定今天望儿远去,儿子必定永难割舍站在门前路边的白发亲娘,那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呀……,那是母想儿儿思母的深深情怀……        乡愁是啥,乡愁也是对于母亲的思念,没有母亲心中常有一种失落,空空的,没有了故乡回乡的日子也会少了,望乡回眸的日子还有多少匆匆脚步呢?       2021   3   29笨拙小笔写于北京

0 阅读:0
关中社会

关中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