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8为何要把后起落架放在机翼下呢? 因为起落架干扰,白白浪费了翼根两个重型挂架。 歼10这种单发动机机身也并不宽,都能把起落架设置在机腹下,我觉得歼8应该也可以。 之所以设置在机翼下,应该纯粹是延续了米格21的设计的原因吧! 如果能像歼10一样,设置在机身下该多好。 歼8还有一处让我无法理解的是,它那四片减速板。 大多数飞机都是把减速板设置在机背,空出机腹空间方便挂载。 歼8这又一个继承米格21的设计,直接把本就不富裕的机腹空间全给浪费了。 如果把机腹空出来,设置两列串列挂架,歼8的挂载能力将会很好的改善。 机翼下呢?因为起落架干扰,白白浪费了翼根两个重型挂架。 歼10这种单发动机机身也并不宽,都能把起落架设置在机腹下,我觉得歼8应该也可以。 之所以设置在机翼下,应该纯粹是延续了米格21的设计的原因吧! 如果能像歼10一样,设置在机身下该多好。 歼8还有一处让我无法理解的是,它那四片减速板。 大多数飞机都是把减速板设置在机背,空出机腹空间方便挂载。 歼8这又一个继承米格21的设计,直接把本就不富裕的机腹空间全给浪费了。 如果把机腹空出来,设置两列串列挂架,歼8的挂载能力将会很好的改善。
歼十只是单发,机腹两侧空间比歼八大多了,歼八是双发,一边勉强放个轮就不错了,歼八追求高空高速,越粗风阻越大,只能往细了设计,中国的飞机设计工作多得是专业人士把关,不要想当然的觉得这是缺陷那是缺陷,你若真的是航空奇才,不会在这里发光。
歼八研制时代除了米格23是八字形起落架外,大部分都是这种支柱在机翼然后向内收这种形式。歼八又是在摸透米格21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第一架全自研战斗机,采取成熟的起落架布置方式很正常。
歼8基本是个双发放大版的歼七。我们通俗称的“八爷”是这个基础上改机头进气为机身两侧进气,安装机头雷达的改进型
江风
你想的太天真了,歼八纯粹是一款高空高速的截击机,那个时候的技术甚至不足以支撑它空中格斗,你还什么挂点呀,挂载的,它能在保证高速的情况下,有稍微大一点的航程,已经是那一代人努力的极限了,你说的这些其实是无奈放弃的东西
用户33xxx22
歼八是歼七放大出来的,歼七是米格21的仿制型
昵称
用现在的眼光看以前的设计,我还觉得以前的飞机汽车很难看呢
用户14xxx88
古代的人为啥要用马送信啊!干嘛不用手机打电话或者发电子邮件啊?
song
不踩坑就进步那是天才。
大漠飞刀
还真不是,歼8实际上是放大的双发歼7。继承了歼7的优点也继承了歼7的所有缺点!那个翼下起落架设计也完全超袭了歼7。说白了还是当时我们航空科技工业薄弱的原因。
五花肉大叔
当时设计的时候都没见过世面
老飞新手 回复 03-04 17:44
不是没见过世面,是那时无世面可见。
D L M
当年根本设计不出复杂结构的起落架,没有高性能计算机和设计仿真软件,材料也不过关。
水中的鱼 回复 03-06 09:54
米格23的起落架设计是在校女大学生中标的。
用户17xxx80
小编这么聪明,研制歼8的时候干什么去了?当时“装死”,现在“装B”![好生气][好生气]
大江东去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没有走稳就想跑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hyena
靠这个长须鲸,沈霍伊还搞出几个院士呢[滑稽笑]
用户18xxx16 回复 04-06 22:13
7个!
会飞的汤姆猫
人家本来就是高空高速截击机,2中+2近打了就跑,你指望他狗斗?典型的设计总师不如我系列
٩(•̮̮̃•̃
不用怀疑,人家飞机可是一堆科学家研究出来的东西,你的知识水平肯定达不到,所以虚心接受就对了。
火星农民工叔叔马丁
还有歼八尾部的整流罩,和歼六几乎一模一样,因为歼六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双发战斗机,只能抄这个。
用户17xxx88
这两天央视七套正播放歼8研发故事,当时真难啊,24:1风洞试验气动,就一架试验机,0.8马赫振动等
至尊宝
81192听到请回答,请您返航
用户72xxx49
起落架可不是个容易设计的小角色、结构、材料…那都是老大难题,手中没那技术,靠小编一张嘴可吹不出来,去了解下成飞为了歼10的起落架费了多大劲!何况比歼10早三十年的歼8?这就象你问为什么美国野马战斗机不装喷气发功机?多简单!
忘归
这就跟质疑古人为什么不种杂交水稻,不用化肥,拖拉机,收割机种地一个样的,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八爷的确有诸多缺陷,但综合考虑当时的设计制造水平,使用环境,八爷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一叶轻舟
主要是发动机推力不足导致的飞机设计的局限!如果那时候有今天的秦岭中推肯定不这么设计!
野山核桃
没想着外挂多少,只想着能飞多快而已。
用户18xxx85
以前没风洞吹
wowoo
你不理解,就不要勉为其难聊自己不懂的事
阿肥 回复 03-06 18:20
[点赞]
用户72xxx49
起落架可不是个容易设计的小角色、结构、材料…那都是老大难题,手中没那技术,靠小编一张嘴可吹不出来,去了解下成飞为了歼10的起落架费了多大劲!何况比歼10早三十年的歼8?
歼九的天空
这个得有历史观。歼八系列设计成这个样子,是看当时空军作战的要求和当时航空工业的能力,毕竟是七八十年代的东西。歼八是作为高空高速歼击机设计的,其气动外形要有利于高空高速机动。过去那个年代,航空工业水平非常差,远比不上现在的能力,只能是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是要求与能力的折中物
远方
歼8设计时,是使用机炮战斗的,机载导弹还不行,不能用。后来导弹进步了,就换歼十了。
shen
事后诸葛亮,出来你这个“大聪明”
菜叶
高空高速 本来就挂载差 这机低速性能很差 机翼挂轮才加着陆稳定性
飞鸣镝
马后炮
靑雲
歼十采用的是S进气道,进气道转弯的位置正好可以设置起落架,歼八的进气道没有给起落架在机腹处留出空间。技术在进步,很正常!
银眸
你懂个der,歼7是头部进气,歼8是两侧进气,歼8的主要任务就是高空高速,升限2万米现役歼10c歼16都飞不到,2.2马赫,歼10c 1.8,歼16最高2.5。另外还有时代,歼8是什么时代,歼10c是什么时代,歼16又是什么时代?纯纯的秀那底下的智商
朝阳群众
都5202年了,还讨论这个……要不把歼八从博物馆里拉出来再改改?
菜叶
升限20000 F22都打不着
未来的我和其他200721个朋友 回复 03-07 20:22
25000,是目前在役的批量生产的飞机中飞的最高速度最快的国产战斗机。
用户16xxx53
按当年我们的技术,要那么多挂架有用吗,你有导弹吗,当年也只有用机炮了。
只买国货
抄米格21呗
cjws2014
有病得治!都银杏叶时代了,还研究8爷!
基洛-636-877-KEM-大西洋黑洞
别!腾出翼下空间也没用——发动机推力摆在那里呢
用户99xxx74
第七代飞机让小编设计,肯定能行
滚滚长江都是水
这东西载重量就那么大,对挂架数量需求没那么紧迫。
用户10xxx52
轮距宽起降难度变小,为歼八飞行员减负
用户16xxx81
起落架距离宽落地才稳,幻影2000也是这样的啊
大胡子
如果现在按照歼八外形轮廓重新设计,机身内部空间彻底优化,翼身融合一下,翼展增加一米,内部油量可以增加到6吨。把起落架改成枭龙战斗机那样,把机翼下空间省出来,把机腹空间也省出来,机腹靠边像F4战斗机那样可以设置前俩后俩共四个半埋挂架放中距弹,机腹中间1500升副油箱,机翼下增加重载挂架挂2000升副油箱加一枚近距弹,外侧再挂一个中距弹,形成6中2近3副油箱外挂。
桂系特种兵
怎么不拿五爷六爷和侧位系列比?
年轻人
第一次见不是机头进气的那种激动现在都去记忆犹新
有阴凉的大槐树
空中老男子,很快退休了。
罗军
只能说,早些年北所对创新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不能怪这怪那,现在看很多不合理的在当时都是很有合理性的
阿肥
截击机做啥用的?高空高速飞到指定地点放个导弹就回来了。没必要精益求精。
吴凯
老歼七的设计,中国设计师简单放大了
只买国货
操米格21呗。
世态炎凉
各位专家,看图分析
用户10xxx19
歼8是机头进气道的歼7放大双发改型,60年代立项/但是歼82是改装开放后立项的,沈仿伊不作为官僚主义的典范,从成立沈仿所开始就是仿制/基本上没有自研能力,除了最新未形成作战能力批量生产的鹘鹰与伯劳鸟,南昌所在米格19的基础上研发强5/贵飞在歼7基本上研发歼教9/成飞把歼7改型玩出万花筒,沈仿伊比之三家更资源人才多/但是成绩就呵呵,如果当时买苏27的技术与生产线放在广州,广东人能将苏27仿制改型研发出出口典范
Johnkah
J8就是米格21改款,改机头进气为两侧进气和放大机翼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