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的释智苑法师,精通佛法。隋朝大业年间,发心把佛经刻在石头上,以防佛法失传。他在幽州的北山,凿出一个石室,磨平四壁,刻写经文;又找方形的石头,也刻写经文,藏在石室内;每刻满一个石室,就石头封门,用铁链锁上。当时隋炀帝巡视涿郡,内史侍郎萧瑀是皇后的弟弟,笃信佛法,萧瑀把释智苑石室刻经的事汇报给皇后,皇后布施了很多布匹和钱物,帮助法师刻经,萧瑀也布施了五百匹绢。朝野大臣和百姓听到这事,都争相布施,所以释智苑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释智苑因为收到钱财多,就雇了很多工匠,因为人多,就想在岩石前,造木佛堂、食堂和寝室,但想到木材和砖瓦费用高,担心分担刻经的钱,就一直没有动工。一天晚上,天降暴雨,雷电震山;第二天早上天晴,大家发现有几千株大松柏,被水漂流到山下,堆积在道旁。当地缺少林木,松柏尤其稀少。道俗惊骇,不知来处,推寻踪迹,原来是从西山漂来。于是远近叹服,谓为神助。释智苑就让工匠用松柏造佛堂、食堂和寝室,剩下的木材分给山下百姓,百姓非常高兴,纷纷来帮忙建筑,工程很快结束。释智苑一共刻了七个石室的佛经,于贞观十三年往生,他的弟子们,继续他的刻写经文工作。(出《冥报记》)
菩提老祖真身究竟是谁?首先排除以下几位:1:太上老君:若为三清本尊,绝无可能放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