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德国政坛发生了新变化,自从舒尔茨提前开启大选以来,德国政坛就一直是欧洲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即将出现转折点的大背景之下,德国内部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而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德国新一轮选举出现结果了。 01选举结果意味着欧洲格局的改变 本月23日,德国最终的结果终于揭晓,为期近半年的选战也算是终于告一段落,此次选战结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便是,朔尔茨大败、前总理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回归、选择党抬头。 可以说德国的这一选举结果,也说明了欧洲未来政治风向的变化。这主要从2个方面能看出端倪。 一是投票率空前高,本次德国选举的投票率放在整个德国民主选举史上,都算是数一数二的高,高达84%,根据德国媒体的报道,这次的投票率算是两德统一以来最高的投票率。 这也反映了德国内部的复杂矛盾,尤其是在移民、俄乌冲突和政府预算等方面的分歧,德国民众们更期望改变,这也侧面说明了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此次“打败”的原因。 二是选举结果出人意料,由于朔尔茨之前在经济、移民等问题上的不理想表现,其所在的社民党在此次大选当中不出意外的被自己的选民“抛弃”了,不同于上次大选中的风光无限,此次社民党损失了近10个百分点的支持率。 连朔尔茨自己都明确表示,选举结果是“痛苦的”。 不同于社民党的惨败,此次默茨领导的联盟党可谓是意气风发,拿下近三成的选票,魏德尔所在的选择党也进展迅速,拿下了近20%的选票,和上次大选的选票相比,整整翻了一倍。 从这两个信息点当中,我们就不难分析出德国目前遇到的一个核心问题,那便是在朔尔茨领导的德国,并不能让大多数德国人满意。 同时,在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加持之下,德国内部的政治倾向也趋于保守,这一点从选举结果就能清晰反映,不管是默茨领导的联盟党,抑或是魏德尔领导的选择党,都是德国政坛的保守主义政党。 而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政治盟友绿党和曾经的盟友自民党,都在选举当中遇冷,自民党的得票率甚至使得其无法跻身德国议会,面临被驱逐的风险。 可以说,德国内部变化,也间接预示着欧洲的变化,从目前的欧洲格局来看,德国、意大利、法国都出现了保守主义抬头的倾向,不论是在贸易、移民抑或是俄乌冲突上,各国的保守政党都认为,不应对美国产生依赖。 02默茨上台第一要务 默茨在胜选之后就明确对外表示,自己会尽快进行组阁谈判,并调整和美国在军事层面的关系,我们一个个来看。 虽然目前的联盟党已经拿下了此次选举,但其并没有拿下半数以上的选票,不具备独立执政的能力,说白了,默茨需要和其他政党进行组阁,进行联合执政。 而问题在于,默茨的选择空间非常之小,一方面,默茨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和第二大党选择党进行组阁,这就使得默茨能选择的政党越来越少,“大联合政府”基本无望。 另一方面,如果默茨选择和多个小党进行联合,各党之间不同的政治主张,或许会对默茨政府的政策推行产生一定量的阻力。再加上第二大党选择党的存在,默茨后续的政策施展势必将面临新的挑战。 另外就是在军事层面上,默茨在胜选后就明确表示,会重新和美国在军事问题上进行协商,将欧洲的防务能力抓在自己的手上。 可是问题在于,美国是否真的愿意与德国商议,毕竟在特朗普执政之下的美国,“极限施压”是其政策核心主导思想,面对德国的动作,特朗普或许会选择重拳出击。 欧洲这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即便美国选择点头,欧洲自己的自主防务推进面临的阻力也相当之大,从马克龙紧急召开的欧洲会议当中就不难看出,如今的欧洲在很多问题上都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 因此,此次德国大选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处在美国和俄乌冲突之间的欧洲,其博弈才刚刚开始。
德国联盟党尴尬了,大选获胜,却找不到联合组阁的盟友,因而选择党或成赢家。纵观此
【27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