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的固态电池开启路测了[哆啦A梦吃惊][哆啦A梦吃惊],这个速度比想象的快一点。
目前已知信息如下:
- 能量密度 450 Wh/kg,续航提升 25%,在 EQS 测试车上续航可以达到 1,000 km;
- 全新的固态电池由梅奔乘用车团队和 AMG 高性能动力团队打造,电芯来自 Factorial Energy;
(Factorial Energy 是一家美国公司,不过俩创始人于英超和黄思宇是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华人。)
- 该固态电池采用锂金属阳极,也是目前首款首款搭载锂金属阳极固态电池;
(目前大部分电池的负极都是石墨,但是奔驰的这个固态电池用了金属,好处是容量大,但弊端是化学稳定性差,需要配合高稳定性固态电解质协同开发。)
- 电池采用被动电池冷却技术,电池散热无需额外的主动冷却部件。(这个点不太理解……)
关于固态电池消息从 24 年开始逐渐多起来了,不过也有一些说法是随着电驱效率越来越高 + 补能速度越来越快 + 补能越来越方便,已经不需要固态电池了。
我的看法是,之前续航焦虑,所以对大容量的固态电池很刚需,现在从续航的角度来看确实固态电池可有可无。
但是固态电池带来优势其实不止提升续航,还有两个显著的优势:
1. 轻。
现在电车都在吐槽重,尤其是运动属性的车,难逃重量的约束,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电解液电池高了很多,所以哪怕不追求超长续航,固态电池对减重的帮助也是很有价值的。
2. 安全性相对更好。
现在的电解液电池从原理上是很难说用不自燃的,之前我在文章里提到过,为什么电车一旦着火就很难扑灭,本质原因就是电池中的电解液本身就是燃烧剂。
其次在一些极端场景,负极表面就会发生析锂反应形成锂枝晶,枝晶逐渐生长,会刺破隔膜。而隔膜如果被刺破,导致正极负极相连,电池就会短路,导致过热或者起火。
所以现在电池都会增加很多安全防护。
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从之前的液态变成了固态,所以电解液本身不再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从根源上解决了自燃的问题,安全性更高。
也因为电解质稳定性更高,所以可以采用高比容量的正负极、采用更高的电压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
另外,因为电解质变成固体了,硬度更硬甚至可以不用隔膜,所以也不用担心锂枝晶刺破隔膜,导致电池短路。
所以基于这两个原因,固态电池依然是很有潜力的。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有,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从液态变成了固态之后,电解质和正负极的贴合度不如之前液态电解质的电池。
两者更小的接触就形成了更高的界面电阻,所以会影响充电性能和循环次数。
蔚来的 150 度充电速度是比较慢的,理想之前还有一个 140 度电的半固态电池版本,官方放弃的原因也是因为充电速度慢。
不知道奔驰的这个充电速度做得怎么样?
现在奔驰也是 2 条腿走路,一边提升电驱效率(低风阻 + 800V + SiC + 两档变速箱),一边也在搞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