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结婚后连生四女,怀第五胎她浑身浮肿,鞋都穿不进。丈夫一脸嫌弃道:“一看,又

历史有小狼 2025-02-24 19:40:20

董竹君结婚后连生四女,怀第五胎她浑身浮肿,鞋都穿不进。丈夫一脸嫌弃道:“一看,又是个赔钱货!”但这次是儿子。丫头跑去报喜,丈夫正在牌桌上大杀四方,他不敢置信地站起来,狂喜道:“我回去备喜酒,到时大家都来啊。 1926年,已经生育四个女儿的董竹君迎来了第五次怀孕。这一胎来得格外辛苦,她的身体严重浮肿,连平日穿的鞋子都穿不进去。原本还是双胞胎,但因为身体状况欠佳,医生建议只保留一个。 这天凌晨,临产的都督夫人不得不独自打车去医院待产。第二天,当丫头跑去报喜时,夏之时正在牌桌上大杀四方。听闻生了个儿子,他激动得站起身来,当即表示要摆酒庆祝。 回望董竹君的前半生,命运多舛却又峰回路转。她出生在贫民窟,父亲是个拉黄包车的苦力,一家人生活拮据。 12岁那年,因为家徒四壁,父母不得已将她押在青楼三年。所幸她只是一名"清倌人",凭借姣好的容貌和优美的歌喉谋生。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人物——革命党人夏之时。 在夏之时的帮助下,董竹君成功脱离了青楼。两人相知相爱,最终喜结连理。夏之时当时担任四川省都督,董竹君也因此一跃成为都督夫人。不同于当时社会盛行的三妻四妾,夏之时选择了一生一妻制,这让董竹君倍感温暖。 更让她感动的是,丈夫支持她圆读书梦,于1917年送她去日本留学。在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师求学期间,她结识了许多女性同学,大家经常讨论女性地位、教育平等等话题,这些交流让她对女性的社会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然而,1915年,夏之时奉命回四川任职。临行前,他送给董竹君一把手枪,声称是为了防身,但背后却暗含着对妻子的不信任。他甚至特意安排自己的四弟转学到日本,目的是监督董竹君的行动。这种不平等的态度让她感到不适,但她选择了隐忍。 随着四个女儿的相继出生,夫妻关系逐渐出现裂痕。当时的社会风气普遍重男轻女,夏之时与其他官员聚会时常常感叹无子。他不支持女儿们上学,认为女儿是"赔钱货",这种观念也影响着整个家庭的氛围。董竹君虽有不满,但仍期待着能够生下一个男孩来改善家庭关系。 儿子夏大明的出生并未如董竹君所愿改善家庭关系。在她为夏家诞下这个期待已久的男丁后,夏之时不但没有去医院探望,反而表现出一种理所当然的冷漠。 相比之下,他对儿子却百般宠爱,甚至不惜铺张浪费。这种差别对待在家中愈发明显:女儿们生病时,他不仅不闻不问,还抱怨妻子不该在女儿身上花费太多心思。 1919年,夏之时因政治原因被解除公职,从此一蹶不振。他开始沾染烟瘾,脾气也变得暴躁。这一年的深夜,大女儿国琼因早恋引发了一场家庭风波。 夏之时不是耐心开导,而是拿着绳子逼迫女儿自尽,扬言要维护夏家门风。当董竹君挺身而出保护女儿时,他竟持刀相向。那个夜晚过后,母女俩彻夜长谈,国琼流着泪说出了这些年在父亲阴影下生活的痛苦。 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毅然离开,选择独自在上海开始新的生活。战乱年代,母女五人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艰难,但她始终坚持让女儿们接受教育。为了维持生计和学费,她常常光顾典当行,甚至不得不去卖血。 在上海,董竹君展现出非凡的经商才能。她先是与友人合办了"福祥女子袜子厂",后来又开办了经营黄包车业务的"飞鹰公司"。 1930年,她远赴菲律宾筹集资金,成立了群益纱管厂。虽然两年后因日军炮轰而被迫停工,但她很快又开办了锦江菜馆。这家餐馆声名鹊起,连上海滩的名流和外国名人都慕名而来。 工作繁忙之余,董竹君也从未放松对女儿们的教育。她将孩子们送入教会学校,每到周末都会接她们回家,谈心交流,教导她们要热爱祖国,保持真善美的品格。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女儿们,女性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四个女儿都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1997年,97岁的董竹君因感冒离世。她的一生经历了从青楼到官太太,再到成功女企业家的巨大转变。 解放后,她将自己辛苦积累的15万美元和私人住宅全部捐献给国家,只留下一套文房四宝和一幅书法作品。

0 阅读:0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