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加速清理美债,美国财长连夜打来电话,对华作出两项保证。2月21号,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应约与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举行了视频通话,双方深入交换意见后达成两条共识,一是认同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二是同意就彼此关心的问题继续保持沟通。
某种程度上说,美国财长相当于对华作出两项保证,再度强调了中美经贸合作与保持沟通的重要性。
美国现在面临一个大麻烦,那就是中国这个美国的第二大海外债主正加速抛售美债。
根据美国财政部本月18号公布的数据,去年12月,中国再度减持96亿美元的美债,持仓总量降至7590亿美元。而整个2024年,中国在12个月中有9个月减持美债,全年减持总量达到573亿美元。尽管以这样的速度,中国还需要十几年才能把持仓的美债全部抛完,但对美国来说,这已经是个糟糕的消息了。
中美这场经贸对话看起来像是双方在贸易摩擦升级前的一次紧急刹车。中国持续抛售美债的动作,本质上是在给美国经济敲警钟。
过去美国仗着美元霸权总以为能靠发债解决问题,现在中国这个第二大海外债主开始抽身离场,就像在牌桌上慢慢收起筹码的玩家,让美国这个庄家突然意识到游戏规则可能要变了。
中国减持美债的节奏很有意思,不是清仓大甩卖而是温水煮青蛙式的撤离。这种策略既避免了引发市场剧烈震荡,又达到了逐步降低美元资产依赖的目的。
特别是在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4万亿美元大关的当下,中国每减持一笔美债都是在提醒世界:过度依赖美元体系的风险正在累积。
就像当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夜,持有美元的国家都在悄悄调整储备结构,现在的情况虽然不同,但背后的避险逻辑如出一辙。
美国财长急着来沟通,表面说是要维护经贸关系,实际上可能是在担心美债市场的稳定性。中国现在手里还握着七千多亿美债,真要持续抛售十几年,这对美国长期融资成本会造成持续压力。
更关键的是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如果其他持有美债的国家也跟着调整储备结构,美元霸权的地基就会慢慢松动。这种背景下美国不得不放低姿态,毕竟现在全球去美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连沙特这样的石油美元支柱都在考虑用其他货币结算。
这次通话的两个共识更像是各说各话的场面话。中国强调"保持沟通"其实是在观察美国后续动作,毕竟贸易战关税还没取消,科技封锁愈演愈烈。
而美国所谓的"认同重要性"更多是缓兵之计,想稳住中国这个重要债主。这种博弈就像两个互相攥着对方把柄的对手,既要维持表面和气,又在暗地里较劲。
中国抛售美债背后的战略考量值得细品。除了分散外汇储备风险,更是在为可能的金融对抗做铺垫。如果台海或南海局势紧张升级,美债完全可以变成金融武器。
现在提前降低美债持有量,等于在给未来的战略博弈腾出操作空间。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比单纯的经济考量更有深意。
美国的困境在于既要维持对华强硬姿态,又离不开中国的资金支持。美国政府现在既要搞芯片封锁,又想让中国继续买美债,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注定难以持久。就像华尔街日报说的,美国正面临"战略透支"的窘境,军事上科技上,要遏制中国,经济上却需要中国支撑美元体系,这种内在矛盾迟早要爆发。
过去二十年中美经济"恐怖平衡"的模式正在瓦解,中国不再愿意单方面承担维护美元稳定的责任,美国也难以继续用金融手段收割全球。
未来的较量可能转向数字货币、大宗商品定价权等新战场,而美债减持只是这场世纪博弈的开场戏。
就像下围棋,中国现在是在边角布局,而美国还守着中腹的老地盘,胜负手可能就藏在看似不经意的落子里。对此你怎么看?
用户14xxx09
抛既然对咱们有利,对霉国有攻击性,那就多抛快抛才对?难不成像电影里的桥段“戏耍”一下对方,就不能快刀斩乱麻,免得夜长梦多。反而摊事???专业不对口,胡说而已!!
Jacky
减持速度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