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不简单!”江西赣州,女子在租房期间购买了一套房子,每个月都需要还320

刺挠的历史人 2025-02-21 20:34:18

“这个女人不简单!”江西赣州,女子在租房期间购买了一套房子,每个月都需要还3200元的房贷,为了节省开支省去那1600元的房租,她直接入住自己的毛坯房,水电和软装只花了1万,不料,邻居参观后直呼“上当”,说:早知道就不用花几十万顶着贷款去装修了......网友调侃:叙利亚风格? 2023年夏,江西赣州某小区内,27岁的林小夏推开了自家毛坯房的铁门。 灰扑扑的水泥墙面裸露在外,地面散落着几块二手地板革,一张折叠床紧挨着塑料收纳箱,角落里简易搭建的厨房台面上,电磁炉和电饭煲正在运转。 “你这是要当‘叙利亚难民’啊?”邻居王大姐探头一看,忍不住惊呼。 然而正是这间被戏称为“战损风”的毛坯房,却在半年后引发全国热议——林小夏用1万元完成水电改造和软装,每月省下1600元房租,更意外掀起一场关于“精致穷”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论战。 2020年从赣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林小夏进入本地一家教育机构担任课程顾问,月薪6000元。与所有“赣漂”年轻人一样,她每月需支付1600元房租,加上通勤、社交等开支,存款始终在五位数以下徘徊。 “看着银行卡余额从没超过2万,房东突然涨租时连搬家的押金都凑不齐。”她在日记里写道。 2023年初,赣州首套房利率降至3.8%。林小夏用计算器反复推演:总价68万的89㎡小三房,首付20%约13.6万,父母支援5万,自己存款4万,再借4万周转,月供3200元。 “每月房租1600元是纯支出,房贷却有50%是资产积累。”这个发现让她毅然签下购房合同。 林小夏找到熟人介绍的水电工,仅铺设必要线路:客厅、卧室各一组照明,厨房预留电磁炉插座,卫生间接通热水器。为避免开槽费,所有线管走明线,用PVC线槽包裹,总花费3800元。 “有人说像工厂车间,但安全合规就够了。”她在短视频里展示线路布局,获赞12万。 地面:二手市场淘来60元/㎡的复合地板边角料,拼出“抽象艺术”地面(花费900元)。家具:闲鱼购入折叠床(200元)、铁艺书架(150元)、塑料收纳柜(80元/个×3)。装饰:朋友赠送的绿植、自制麻绳挂毯、工地捡来的空心砖垒成茶几。 总花费控制在6000元内,被网友戏称“破产版宜家”。 同楼层李女士刚完成28万“轻奢风”装修,邀请林小夏参观时难掩优越感:“女孩子还是要住得精致些。” 一周后,李女士回访时却陷入沉默——林小夏的月供+水电费仅3500元,而自己每月房贷+装修贷需偿还9800元。 项目毛坯房精装修房月供+利息3200元6200元装修成本1万(分摊)28万(分摊)年度总成本4.84万11.04万这份表格在业主群疯传,有人自嘲:“原来我们多花的6.2万/年,买的是发朋友圈的资本。 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张明远指出:“这种现象反映90后对‘房产=身份’传统观念的颠覆,是居住自由权的觉醒。” 随着粉丝量突破50万,林小夏接到家居品牌合作邀约。她坚持“真实体验”原则,推荐的多功能折叠家具、节能电器等单品常引发抢购潮,月均副业收入达2万元。 受其启发,小区内陆续出现6户毛坯入住者。他们组建“极简生活联盟”,集体团购建材、共享工具,甚至将公共走廊打造成“共享书吧”。物业经理苦笑:“现在催缴物业费都得带着计算器,业主们算得比会计还精。” 据《2023中国都市青年居住报告》,在房价收入比超12的城市,43%的购房者选择延缓装修,17%尝试毛坯入住。心理学专家分析:“当‘体面生活’成为奢侈品,‘去伪存真’便成了自我保护机制。” 当林小夏在毛坯房里贴上第一幅装饰画——梵高的《星空》时,她在日记里写道:“以前觉得星空遥不可及,现在发现,只要抬头,它就在水泥天花板上方。” 这场始于省钱的生存实验,最终演变成一代人的精神宣言:当物质主义的神话崩塌,那些敢于打破规则的人,或许正在书写新的生活范式。

0 阅读:0
刺挠的历史人

刺挠的历史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