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5月,国军上将庞炳勋、少将邵恩三被日军包围。日军喊话投降,邵恩三表示绝

波览历史 2025-02-21 12:14:48

1943年5月,国军上将庞炳勋、少将邵恩三被日军包围。日军喊话投降,邵恩三表示绝无可能,举枪自杀,庞炳勋犹豫再三后,放下了武器。   4月的太行山,微风已然穿行在林间,初春的气息逐渐散发到山脉的每个角落。可是数以万计的日寇却破坏了这本该宁静和谐的环境。   五万余日军就像是蝗虫一般,铺天盖地的在太行山深处扫荡越是深沟峭壁,就越会吸引更多的日寇。为何日军会突然大举闯入太行山脉,这深山老林中又有什么吸引着他们?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1941年的10月说起,当时日军率先发难和国民党军队打响了中条山战役。由于装备的差别和长时间作战的疲倦,国民党军被打的节节败退。   就在战局危难之时,正在指挥第四十军的国民党将领庞炳勋收到情报,日军的增援即将南下。已经从军20余年的他当然知道,如果任由日军军队本来一边倒的局势将更加糜烂。   当时已经年过花甲的庞炳勋当即决定兵出险招,在日军增援的必经之路上打一场袭击战。汤阴的石榴红的像漫天的落霞,庞炳勋指挥着40军的将士袭击了汤阴至安阳的平汉路,中断了日军的半个月的铁路系统。   前线收不到物资,后方又无法快速增援一时间日军的攻势陷入了停滞。取得了如此战果的庞炳勋已是花甲,几十年的人生阅历让他在得手后的第一时间就带着士兵潜入太行山中避人耳目。   可是日军睚眦必报的性子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在前线战局稍微缓解后,当即抽调了数万军队进入太行山中搜索庞炳勋的身影。   由于战争四处打响,日军的扫荡的任务也是断断续续。直到1943年4月日军调派了5万人对整片太行山进行了扫荡,在浩浩荡荡的人流下,庞炳勋的驻地也暴露在了日军眼前。   或许是几个月生活的安逸,这名老将并没有选择凭借防御工事和日军摆明车马分个胜负。而是率领主要的部队头也不回的向山脉深处转去。   彼时的庞炳勋挂着中将衔,带领集团军和四十军,却像只老鼠一样被5万日军在山里撵来撵去。在日军逐渐形成了包围趋势后,军心散乱的国民军部队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集团军中新5军的军长孙殿英在察觉庞炳勋力有不殆时,果断选择了投降日军。   这个曾经挖开过慈禧、乾隆坟墓的军阀走上了人人唾弃的汉奸之路。而作为自己的投名状,庞炳勋的藏身之处被他双手奉给了日本军官。   在内鬼的出卖下,庞炳勋在太行山的所有行动都被日军看的一览无遗。而庞炳勋也被日军军官带队围在山洞。   孙殿英此时已经尽显对日方的阿谀奉承,在山洞外大声劝降庞炳勋。眼看往日的袍泽如今成为日本人座下鹰犬,山洞里的将士无不咬牙切齿,少将绍恩三更是反复劝告庞炳勋保住自己的气节。   但是日军的包围持续了7天,山洞中的众人早已弹尽粮绝,庞炳勋的底线也在孙殿英不断地劝降下逐渐消失。为了唤醒眼前老将的良知,绍恩三不惜当场饮弹自尽证实自己的拳拳报国之心。   可眼前倒下的尸体并未打消庞炳勋的念头,年过花甲的他更看重自己的安危。在5月7日,庞炳勋跨过了绍恩三的尸体,正式投降日军。   作为国民军的上将,庞炳勋在日伪政府中同样受到了礼遇,直到1945年伪政府垮台之后,这名曾经的老将才又回到国民党的队伍中。南京解放后,庞炳勋去到了台湾凭借着一家餐馆度日,直到1963年才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0 阅读:151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