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失败后,李鸿章先是受到了“褫去黄马褂”的处分,后又代表晚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为此而受尽了国人的指责谩骂。
受此强烈刺激,李鸿章对日本可谓是痛恨到了极点,甚至还因此立下了“终身不履日地”的誓言。
李鸿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光绪二十二年(即1896年),李鸿章带领使团访问欧美各国,回来途经日本横滨时,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不履日地”的小事。
原来,回到横滨后,李鸿章一行人便需要换乘轮船,并且需要用小船摆渡过去。
然而,李鸿章一看摆渡的小船是日本船之后,大家好说歹说,他却说什么也不肯上,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之下,随行人员只好找来两块木板,架在两艘轮船之下,颤颤巍巍地将李鸿章搀扶到了所换乘的轮船上。
李鸿章也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真正践行了“不履日地”的诺言。
顺便提一句,这次出访欧美让李鸿章切切实实见识到了当时大清王朝与西方列强的巨大差异,从而令他大受震撼、刺激,因此,在回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他都是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