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曾经的强大到何种程度?举个例子来说明:苏联的情报机关——克格勃。1991年苏

志亮说历史 2025-02-21 10:35:57

苏联曾经的强大到何种程度?举个例子来说明:苏联的情报机关——克格勃。1991年苏联解体,仍有70万外勤未被召回,许多人选择了叛变,但更多人选择潜伏为俄罗斯效力。

说起克格勃,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007电影里那些阴险狡诈的反派特工。克格勃的英文缩写是KGB,全称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前苏联时期主管国家安全和反间谍的最高情报机构。 克格勃最鼎盛的时期,当属上世纪50到80年代。在这段时间里,克格勃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庞大、最神秘的情报组织之一。据说在巅峰时期,克格勃的工作人员多达50余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 这50多万人可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实打实的情报力量。他们分散在克格勃的各个部门,有对内的情报人员,负责监控苏联国内的反对派人士和异见分子;也有对外的特工,深入西方国家搜集政治、军事情报。 克格勃下属的情报网络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从政治高层到科研机构,从军事基地到大学校园,都有克格勃的眼线。有人形容,克格勃就像一张大网,紧紧罩住了整个苏联和东欧。 除了人海战术,克格勃还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窃听器、微型相机、毒药和各种精巧的暗杀工具,大大提升了特工们的战斗力。克格勃还拥有专门的密码破译部门,专门负责破解西方国家的电报密码。 或许有人会问,克格勃到底有多厉害?说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上世纪40年代末,克格勃成功打入美国核武器研究中心,窃取了大量关于原子弹制造的资料。这直接帮助苏联在1949年成功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大大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 由此可见,克格勃不只是电影里的虚构角色。它曾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庞然大物,是维系苏联统治的重要支柱。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克格勃以其强大的实力,成为西方世界心目中不可忽视的对手。 克格勃的厉害之处,不仅体现在其庞大的人员规模和先进的技术装备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暗杀行动方面表现出的冷酷和狠辣。在克格勃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道德"和"人性"这两个词。 1978年发生的"雨伞杀手"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时的保加利亚作家马尔科夫,因公开批评保加利亚的共产党政权而被克格勃盯上。9月的一天,马尔科夫在伦敦的滑铁卢桥上行走时,一个陌生男子用雨伞尖戳了他的大腿一下。 马尔科夫当时并未在意,但回家后病情迅速恶化。仅仅4天后,他就在医院不治身亡。他的死因是中毒,毒药被装在一个直径不足2毫米的金属小球里,用雨伞尖注射进他的身体。 事后调查发现,行凶者是一名叫马林科夫的丹麦公民,是克格勃和保加利亚情报机构的合作杀手。这次行动的幕后指使,正是时任克格勃头目的安德罗波夫。这个狠角色后来还当上了苏共中央总书记,是戈尔巴乔夫的前任。 从马尔科夫案可以看出,克格勃对异见人士的手段是何等残忍。他们不仅在国内绞杀异己,还把黑手伸向海外,赤裸裸地践踏国际法和人权。在克格勃眼里,任何威胁到苏联利益的人都是他们的目标,无论是政治家、科学家,还是普通百姓。 克格勃的暗杀名单上,还有很多令人心惊胆战的名字。1940年,被斯大林视为眼中钉的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克格勃特工用冰镐刺穿了头骨。1978年,流亡美国的苏联叛逃者马尔钦科夫,被克格勃灌下放射性物质后惨死。 克格勃的杀人手段可谓是花样百出,从枪杀、爆炸到投毒,从车祸、坠楼到"自杀"。有时他们甚至不用动手,只需在背后散布点谣言,就能让目标身败名裂。克格勃深谙造谣诬陷和心理战的艺术,他们甚至还专门设立了"造谣办公室"。 在克格勃统治下的苏联,没有人能感到真正的安全。就连国家领导人也要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得罪了克格勃的头头,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克格勃凭借恐怖打造起的铁腕统治,成为压在苏联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 1991年底,随着苏联的解体,克格勃这个庞然大物也土崩瓦解。克格勃的口号是"剑与盾",意思是既要保卫祖国,又要镇压异己。可到头来,这把剑和盾却没能保住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厦"。 苏联解体之际,克格勃的最后一任领导人克留奇科夫宣布,克格勃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克格勃的余威仍在,它那70万训练有素的特工可没那么容易销声匿迹。他们就像附骨之疽,紧紧盘踞在俄罗斯的政坛和商界。 对 70万特工来说,克格勃解体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一夜之间,他们从"国家忠臣"沦为"弃子"。面对未知的前途,不少人选择另谋高就。有的加入了黑手党,从事非法勾当;有的跳槽去了西方,像绑架、勒索这些活儿干得贼溜。 当然,更多的克格勃旧部还是留在了俄罗斯。他们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迅速抱团,大有死灰复燃之势。很多克格勃高官都在叶利钦时代担任了重要职务,比如普京、叶利钦的国家安全助理科尔日亚科夫等。

0 阅读:650
志亮说历史

志亮说历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