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中医认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医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藏血,肝主筋,其华在爪”,所以,中医认为,此病主要为肝脏功能失调所致。
“帕金森症”在我国古代就有记载,属于中医中的“虚损”范畴,病名被称为“痉颤”,“颤”指肌肉震颤;“痉”指肌肉强劲、不柔韧。
此病起病缓慢,程逐渐加重式。
帕金森病主要病在:在肝,肾,脾三脏。
肝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虚,则见:
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
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
因“肾主骨,生髓,上荣于脑”,肾虚则脑髓不足,反应迟钝,动作徐缓;“
“脾主肌肉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亏乏,肌肉失养,加之脾虚运化水湿停蓄,浸渍腠理,导致肌肉强劲拘挛而失其柔韧。
同时,口水多、流涎、痰多呛咳等,都是脾胃虚弱、痰湿内盛的表现。
治疗:补肝益肾,调理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