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的惨烈体现 高强度的火力对抗 - 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如此高强度的火力打击,使得上甘岭的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一至两米,成了一片焦土。 - 志愿军依托坑道与敌军进行顽强抵抗,在物资补给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凭借简陋的武器装备,与装备精良的美军展开殊死搏斗。志愿军战士们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毫不退缩,在狭小的阵地上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残酷的战斗环境 - 战役持续时间长,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长达43天。在这43天里,志愿军战士日夜坚守阵地,时刻面临着敌人的攻击。他们不仅要应对敌人的地面进攻,还要防备随时可能落下的炮弹和炸弹。 - 战斗空间狭小,双方围绕着上甘岭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展开激烈争夺。在这有限的空间内,双方反复拉锯,每一寸土地都经过了残酷的争夺。志愿军战士们在狭小的坑道内,忍受着饥饿、寒冷、潮湿以及敌人的毒气攻击,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巨大的人员伤亡 - 双方在这场战役中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代价。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其中美军伤亡11300余人 。志愿军方面,伤亡11529人 。双方的伤亡比例极高,每一寸阵地的得失都伴随着无数战士的牺牲。 - 志愿军战士们以顽强的意志和高昂的战斗精神,前赴后继地投入战斗。许多战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有的甚至为了完成战斗任务,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例如,黄继光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眼,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程度,充分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坚韧不拔的意志、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保家卫国的决心。这场战役也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典战例,激励着无数中国人。
上甘岭战役的惨烈体现 高强度的火力对抗 -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
雨筠玩转世界
2025-02-21 01:34:49
1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