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为养,一点都没有错。问题出在不节制的去喝,造成水湿盘踞,影响水路,壅滞不去。 凡事有节制,凡事有前提。 水再重要喝多了也水逆症。 饭再好吃多了也是不消化。 东西好坏,不在于东西本身,而在于用它的人是否适合。 每日胃肠里面咕噜咕噜,痰饮鸣声不断还敢喝大量水饮米粥?每日肠道大便粘滞不成型还不知自己脾虚痰湿重?尤其脾胃阳虚,痰饮停于体内盘踞三焦,是喝粥,还是吃姜?一目了然。 痰湿体质,一看就是身体臃肿,或是痰液不断,各种水路痰湿问题的。还会再能喝粥吗?你可以说烤馒头吃,也是五谷的一种吃法。说是五谷,实际早已经超过了五谷了,多少种一起打糊,熬粥,原材料可不少。说的这也好,那也好,就是不看自己能不能运化。偶尔喝点没问题,可熬粥放点姜丝或胡椒,提振一下脾胃气。 我们见到很多痰湿重的人,有时嗓子有痰,根本不是呼吸道的事,尤其吃完饭就出痰,这是比较典型的脾胃运化的问题。怎么办?你可以揉腹,也可以喝点健脾行气化痰的方,最简单直接的就是晚餐少吃点,一段时间再观察痰还有没有。有的就消失了,为什么?原来之前饮食不节制,这里面包括每餐的量,每餐的结构,不适合自己,损伤了脾胃气,从而导致气化痰气推陈出新能力不足而生成痰气上犯于咽喉。还有的嘴里经常黏黏的,这也是痰湿重,不适合喝粥的一类。 常人应该满口生津,不感觉干燥。喝点水就能补充津液。而不是一直喝,或者一直感觉口渴。实际到了体内,脾不运,肾不气化,肺不布津,一会又渴了,而且这类人舌苔厚腻,说明喝的水都积聚在中焦为痰湿了,这样一来,水上不去上焦则口渴,胃气还上逆或呆滞,也降不到下焦,或日久之后被迫沉积在下焦为湿气下注。 粥,没问题。 粥,一定要看看自己身体是否适合。 痰湿重,脾虚的,先调整好,恰当喝粥,不要熬的很烂稠,糖化尤其高,化浊生痰,喝粥也要嚼一嚼,给脾胃喘息之机。可以日常自己熬点砂仁,陈皮,茯苓,增强健脾祛湿的力度,也能缓解一下超负荷摄入量带来的问题。
五谷为养,一点都没有错。问题出在不节制的去喝,造成水湿盘踞,影响水路,壅滞不去。
崔占举说知识
2025-02-20 17:24:03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