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经过两座山,山腰中间有座寺庙,我妈就问我,它建得对吗?
我说对的,这座庙左边青龙位的山,比右边白虎位的山高很多,庙宇的建造条件讲究“山环水抱”,庙宇若依山而建,象征有靠山之助;若面向水流,则有财气源源不断流入。水流的方向尤为重要,需从高处流向庙宇前方,象征迎接祥瑞之气。
而且,庙宇要建在山的龙脉上,也就是龙的脊梁上,龙脉是风水中地气汇聚的关键区域,庙宇若建在龙脉之上,能获得旺盛的地气,增强灵气的凝聚力。
传统庙宇多采用坐北朝南的布局,象征吸纳阳光与正气。南方属火,象征光明与希望,适合大多数庙宇。
而且,庙宇中供奉的神灵,也讲究朝向:
观音和大日如来
应该朝南或东南,这两位喜欢教导世人道理,宣传、文教属火,东南属木,所以木火向。
龙王和妈祖
应该朝北和靠近水源的地方,因为妈祖是海神,龙王本来就住在海底的龙宫里,福泽一方海域。
文武财神
应该面朝西北,因为他们是掌管金银库的,又都曾是朝臣,需要增强稳重感,尤其是武财神,还需增强威严感,西方金主肃杀。
主殿要高于其他殿,通风、采光要好。
神像要面朝正门,大小要高于信众头顶,神像背后要干干净净,不能杂乱无章。
香炉需摆放在中轴线上,象征对神灵的虔敬与崇拜,同时避免烟气外散至信徒区域。
庙宇前方可设置水池或喷泉,象征财源广进和福气汇聚。但水流方向需朝向庙宇,避免外流。
另外,庙门口的石狮或者麒麟是镇宅护佑的,而且必须是一对,要保持平衡。
我有一次忘记到哪座庙了,是个比较小的地方,庙也不太正规,庙门口只有一只石狮子,我莫名了半天。
有些庙宇屋脊两侧还有螭吻,螭吻张口吞脊,尾部上卷,一把剑扎于背上。螭吻是龙的第九子。它喜欢东张西望,因此人们经常把它请到屋脊之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固定,起吞火消灾之意。
现在有种说法:螭吻是抹香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