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猫是圆的,美国猫是尖的” 这一话题引发美国网友热议。有美国网友在交流养猫经历时提出此观点,尽管这种说法有些片面,但也引发了关于背后认知与科学的探讨。
从网友分享的猫咪照片来看,美国的田园猫多身材细长、脸尖,而中国的品种猫多脸圆。这一差异与美国的领养机制密切相关。20 世纪上半叶起,美国为解决流浪猫问题,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对 3-6 个月大甚至断奶前(最早 4 周大)的猫狗进行绝育,比中国家养猫绝育时间早,导致收容所里的猫基本不发腮。且这些猫多为串串,基因多样,外形更原生态。同时,美国领养代替购买理念普及,养田园猫居多,细尖的田园猫也就更多。
在美国,购买品种猫成本高昂,育养员需资质,一只猫价格在 500-15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3644-10930 元),像无毛猫品相好的高达 30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2000 元),所以民众更倾向去收容所领养付费的串串猫。此外,美国养宠环境发达,宠物芯片普及,若宠物走失造成伤害或多次走失,饲主会面临判罚,如马萨诸塞州最高可判五年监禁和 2500 美元罚款。
这种养宠环境使美国民众认为养猫是出于爱心与责任,更欣赏自然、野性、个性的猫咪。而在中国,圆润肥猫象征福相富态,绝育后的猫咪生活安逸,体态更圆。中美猫咪外形差异,不仅体现了不同的风土民情,也反映出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审美差异,以及两国对猫咪的不同审美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