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月,58师师长廖龄奇在蒋介石办公室一个劲地喊:“报告”。蒋介石大怒:“拖下去毙了!” 廖龄奇是一个指挥才能很高,但为人处世能力不足的军人,1925年黄埔军校毕业的他参加了北伐战争,一路从排长做到了营长。 1932年,廖龄奇正好在上海驻军,当时日本在上海谋求侵略,在准备充足后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国军方面把之称之为“一二八淞沪抗战”。 廖龄奇所在的八十八师与日军进行了艰苦的作战,战后其姓名被蒋介石得知,于是廖龄奇从此以后就自称为蒋介石的嫡系。 在那个年代带兵打仗的将领,能在一场战斗后活下来已经非常不容易,廖龄奇能活着从日本人面前从容撤出,也算是有一定的本事。 但他为人做事太过刚烈粗糙,在国民党里人情世故方面做的不到位,这也是后来廖龄奇无奈的被处决的一大关键原因。 早些年廖龄奇能力突出,这对蒋介石来说很关键,国军不能只靠一个王耀武或者是孙立人将军来撑场面,他也想培养几个有军事才华的将领。 于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后,蒋介石派廖龄奇在河南进攻土肥原师团,当时廖龄奇已经是一名旅长了。 可是尽管廖龄奇精密布置,日军还是占了上风,使廖龄奇部一退再退。 好在廖龄奇安全脱身,蒋介石倒也没有多怪罪他,后来还给廖龄奇升职,他也由一个小小的旅长摇身一变,成为国军王牌师五十八师的副师长,五十八师里面还有未来的著名将领张灵甫。 可在当时,副师长廖龄奇升官比张灵甫迅速,不久之后就成为了五十八师师长,张灵甫则成为了五十八师副师长。 廖龄奇那时就开始洋洋得意起来了,认为他自己是蒋介石眼前的红人。其实比较起来就知道了,廖龄奇说白了就是黄埔出身,其本人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懂政治的大老粗,而张灵甫哪怕也是黄埔出身,但人家背后有势力,而人家还懂政治。 台儿庄战役后,廖龄奇便觉得日本人不是啥,犯了轻敌大意的错误,而这种错误直到他生命终结的第二次湘北会战时,他还在犯。 也是因为一再的胜利让廖龄奇放松起来,毕竟亲身经历过的第一次湘北会战啊,于是感觉日本人不会再敢找他麻烦的廖龄奇便在1941年9月请假去吉安和新婚妻子结婚。 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连续受挫的日本人,竟然破译了国军电台密码,而里面正好有五十八师这支军队的行踪,于是,日本人凭借着信息优势,又展开了第二次湘北会战。 当时五十八师全军一直由张灵甫苦苦支撑,这时廖龄奇如果不来他也不会被事后处决,因为作战失败的锅还可以扔给张灵甫,但廖龄奇仁义,半路上还是赶了过来,战斗打到了一半这位正儿八经的师长才来到指挥部指挥作战。 这种明显给人把柄的事儿,廖龄奇没有意识到,直到他战败,五十八军伤亡率一度达到了百分之五十,蒋介石大怒。 而负责第二次湘北会战的薛岳,在和王耀武商量后,决定把指挥不利的锅扔给“打仗时失踪”的五十八师师长,于是便把仇人(廖龄奇得罪过薛岳和王耀武)廖龄奇“临阵脱逃”的情况给报了上去。 蒋介石气的要杀廖龄奇,此时,如果廖龄奇不胡乱嚷嚷,怎么着也不会死,但他死就死在他那张嘴上。 廖龄奇自认为自己只是少参与了作战前一部分,哪里是临阵脱逃,就找到蒋介石分辨,蒋介石那时正好要开会,便骂他“滚”,廖龄奇非但不离开,还趁着蒋介石打电话一个劲儿的在他背后喊了好几声报告,惹怒了蒋介石,蒋介石冷冷的说了一句:“像这样的人,还是杀了吧。” 于是,廖龄奇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枪决,他留下的遗书只有让父母好好生活以及让妻子改嫁,临死之言也确实让人看了潸然泪下。 后来,国民政府终于发现这是一次误判,人都死了,但还是为了所谓的党国精神给廖龄奇父母颁发了“哀荣状”,还有其他高规格的礼遇与嘉奖。 信息来源:廖龄奇——百科
1941年10月,58师师长廖龄奇在蒋介石办公室一个劲地喊:“报告”。蒋介石大怒
赢梯说事
2025-02-19 19:56:59
0
阅读: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