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老同学聚会,高岗的儿子高毅平时很少出门。他夫人叫宋丽达,据说有一半俄罗斯血统

安琪小世界 2025-02-19 13:15:29

除了老同学聚会,高岗的儿子高毅平时很少出门。他夫人叫宋丽达,据说有一半俄罗斯血统。宋丽达透露高毅爱看电视。“电视就是他的命。” 2019年5月11日,北京昌平某医院告别厅里人头攒动,数百号人齐聚一堂,为高毅送行。 高毅,一个耳熟能详却又鲜为人知的名字。历史车轮碾过94年,人们或多或少知道他是前中共元老高岗之子,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的一生。 高毅的成长历程充满了不平凡的波折与挣扎。作为“高干子弟”,他出生于那个特殊的时代,背负着父亲高岗的沉重阴影。1938年,他成为了这个标签下的成员,父亲的政治地位与身份背景,让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难以摆脱命运的重压。然而,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家庭的贫困和社会的动荡,才是他面对的真正考验。 在高毅还很年轻时,他与母亲杨芝芳一同为地主家打工,经历了艰难的岁月。那时,他和母亲的生活并不富裕,周围的环境并不宽容。他的父亲高岗,虽然在政坛上有着一席之地,但对于高毅来说,父亲的政治命运和历史背景却始终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际的支持和便利,反而成为了他一生的阴影。 1951年,随着高岗的指引和希望,高毅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机械专业学习。这是一次突破,也是一次新的开始。进入这所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学府,高毅带着母亲的期许,开始了自己新的求学之路。正是在大学的校园里,他结识了宋丽达,一位有一半俄罗斯血统的化学系学生。两人迅速陷入爱河,很快便结为夫妻,开始共同面对接下来的生活挑战。然而,命运的捉弄再次向他展开:高岗的政治问题不仅让高毅的成长受限,也使得他的学业生涯没能顺利完成。尚未毕业,高毅便被迫被分配到哈尔滨120工厂工作,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1960年,为了照顾母亲杨芝芳,高毅的全家搬到了西安,夫妇二人都在430厂从事技术员工作。西安,作为一个军事重镇和技术发展中心,给了高毅更多的机会,也使他开始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然而,正当他以为能稳定下来时,父亲的历史问题,高毅被送往咸阳纺织器械厂进行隔离审查。 幸运的是,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高毅和妻子得到了一些工友的保护。那些工友们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他渡过了那个黑暗的时光,这也使得高毅的生活虽然艰难,但却没有被完全吞噬。 然而,尽管得到了工友们的帮助,命运始终没有放过高毅。由于父亲高岗的政治问题,高毅的一生始终未能如愿以偿地走上顺利的道路。 直到1979年,在王震的批示下,高毅才得以调回北京,进入市科委电加工研究所从事机床研究。虽然他终于在技术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但时光已经改变了很多,曾经的青春和热情已经被岁月消磨。最终,他以高级工程师的身份离职,过上了休养生息的生活。 高毅的一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和政治变革中的一个缩影。他从未有机会完全释放出自己的潜力。家庭的背景、社会的动荡、历史的风云,都让他在人生的多个阶段都遭遇了沉重的打击。从一名充满希望的学子到一个不得志的工程师,高毅的奋斗和挣扎,无时无刻不在昭示着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压迫。 尽管如此,高毅始终没有完全放弃。他的一生,无论外界如何评价,都充满了坚韧和隐忍。在那个时代,许多人也许因历史背景而彻底沉沦,但高毅在失望与无奈中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技术的热爱和对家人的责任。他的故事,是对那个时代深刻政治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中国现代历史变革中无数“高干子弟”命运的一个侧面展示。 晚年的高毅,在妻子宋丽达的陪伴下,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他很少出门,但逢老同学聚会必定赴约。据宋丽达透露,高毅酷爱看电视,仿佛电视机就是他的生命。在闲暇时,高毅常常会陷入沉思,眼神中流露出对往事的缅怀。他会回忆起父亲高岗,回忆起在苏联求学的点点滴滴。岁月的泪痕爬上了眼角,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然而,天不遂人愿,高毅还是敌不过病魔的侵蚀。2019年5月9日,他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9岁。短暂的悲伤过后,人们纷纷聚集到昌平某医院告别厅,向这位时代的见证者告别。高毅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却闪耀着不平凡的光芒。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何为不屈,何为坚守。他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0 阅读:152
安琪小世界

安琪小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