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助加沙地带人道物资启运 携手国际组织缓解加沙危机 当地时间2月18日上午,约旦扎尔卡省的一处物资集散中心内,印有中、阿双语“人道援助”字样的白色货车整齐列队,车头悬挂的中约两国国旗在沙漠风沙中猎猎作响。这里正举行中国援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物资启运仪式。随着一声令下,首批载有1.2万个食品包的货车缓缓驶向加沙地带,标志着中国政府通过约旦向巴勒斯坦提供的紧急援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 **物资启运:分批次运输保障持续供给** 此次援助行动共包含6万个食品包,总重量超过800吨,涵盖面粉、食用油、糖、罐头等基础生活物资,可满足加沙地带约3万户家庭一个月的紧急需求。为确保物资高效、安全运抵,中约双方制定了分6批次运输的计划,每周执行两批,全部物资预计于3月中旬前交付完毕。
约旦哈希姆慈善组织秘书长侯赛因·谢卜利在仪式上表示:“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已持续多年,中国政府的援助如同及时雨,为当地民众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他特别提到,此次运输路线选择约旦与加沙之间的陆路口岸,避开了传统海运可能面临的复杂局势,大幅缩短了运输时间。
### **多方协作:国际组织参与分发** 物资抵达加沙后,将由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和巴勒斯坦红新月会(PRCS)联合分发。WFP驻约旦代表萨拉·戈登称:“这批食品包将优先分配给妇女、儿童及流离失所的家庭,中国援助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为国际人道行动树立了典范。”
中国驻约旦大使陈传东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始终是巴勒斯坦人民值得信赖的伙伴。自2023年加沙冲突升级以来,中方已通过多种渠道向巴方提供多批紧急援助,涵盖医疗物资、临时住房等。此次食品包援助是中方履行国际责任的又一具体行动。”他同时透露,中方正与联合国机构协商,计划在加沙地带开展长期粮食安全合作项目,包括建设社区粮仓和农业技术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