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玉烧三日,辨材待七年 谈张松与杜甫 张松是三国时期的人,而杜甫是唐朝的人。他俩

追梦人缘的生活 2025-02-19 05:24:29

试玉烧三日,辨材待七年 谈张松与杜甫 张松是三国时期的人,而杜甫是唐朝的人。他俩原本是毫不搭界的两个人物,怎么会和那句俗语:矮人肚里三把刀,秃顶男人智慧高搭上界了呢? 《三国演义》里有个张松,字子乔,是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是益州牧刘璋的别驾事从。奉命出使魏国,因不被曹操所礼遇,心生怨恨,转而劝刘璋与刘备结盟,并最终将西川的地图献给刘备,帮助刘备取得了西川‌…… 张松虽然个子矮小,但其智慧和见识却非常出众。他曾任刘璋的谋士,因其出色的才能和见识,被认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身材矮小的张松在身材比他高一头半的曹操面前,被曹所鄙视,而且他的建议和策略也被曹所忽视。结果二人不欢而散。最终,张松转而支持刘备,并为其提供了益州的详细地图和其它军事机密,帮助刘备成功占领西川。 因为张松在刘备处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高规格的礼遇,为此他提供了西川的军事机密和手绘地图,为刘备下一步拿下益州立下了首功。 是他从魏回到益州后,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联系,并与刘备结盟。刘璋最终同意了张松的建议,派法正迎接刘备入川。然而,张松的兄长张肃向刘璋告发了张松的密谋,导致刘璋将张松杀害。 张松这个个子很矮但是聪明过人的矬子,虽说肚里很有“三把刀”在,算是很精明的一个人,最终却死在了前主子的刀下。 说到秃顶的人聪明,唐代大诗人杜甫算是一个。杜甫是和李白齐眉并肩的两个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他们分别代表了唐朝诗歌的两种主要风格: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而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人的典范。 杜甫作的那首《春望》一诗: 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因安史之乱而颠沛流离的杜甫,在忧国忧民的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中年危机。他也在为自己日渐稀疏的秃顶发愁,不然他笔下那句“就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动荡,亲人离散,自己又旧病缠身情况下的痛苦心情。 纵观杜甫的一生,他的诗歌创作都没有离开他“现实主义”诗人的忧国忧民,为贫苦农人清贫生活的忧虑和反思。 最典型的作品就是他的“三吏”和“三别”了。“三吏三别”不仅通过反映人民在战争中所受到的深重灾难来谴责唐朝兵役制度的罪恶, 揭示民间疾苦和在战乱中身世飘荡无家可归的孤独,表达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三吏指的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社会现实中劳苦大众的关怀和对劳动人民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反思和融入他个人的对人生深深的困惑和感叹,才致使他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0 阅读:34
追梦人缘的生活

追梦人缘的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