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烤鸭价值500万!”五岁孩童带了一只烤鸭上节目鉴宝,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不料专家在鉴定后大惊失色,再三劝说道:“这东西太过珍贵,建议上交博物馆。” 某个鉴宝节目中,一位年轻人带着一盘“烤鸭”上节目。 根据他的说法,这件玉石制作的“烤鸭”最初是由皇帝赐予其祖先的,价值高达50万元。 元朝末年,朱元璋和他的伙伴们时常忍饥挨饿。 一天,为了填饱肚子,他们将一头牛杀掉分食。 然而,这一行为也让他招致了村中人的排斥,最终他被迫离开了村庄。 在寺庙中,朱元璋得到了和尚们的帮助。 由于他曾经养过牛,和尚们决定让他负责养鸭。 几个月后,他身边的一些旧朋友看到朱元璋的鸭舍,心生歹意,决定宰杀几只鸭子来填饱肚子。 朱元璋也没有抵抗,便与朋友们一起享用了这顿美餐。 多年后,朱元璋登基成为皇帝,却始终没有找到那种久违的味道。 于是,朱元璋下令寻找能够重现这道味道的厨师。 经过多番筛选,终于找到了来自谢家的厨师,他烤制的鸭子完美地唤起了朱元璋的回忆。 朱元璋大快朵颐后,给予谢家丰厚的奖励,并将一只玉石雕刻的烤鸭作为赏赐。 这只烤鸭便成为了谢家世代相传的珍贵遗物。 虽然专家们最初对这件物品表示怀疑,但一提到朱元璋,专家们的态度立刻发生了转变。 当专家们亲手触摸到这只雕刻精美的烤鸭时,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其中一位专家在仔细观察这件雕刻工艺品后,表示它的价值远超500万,甚至可能翻倍。 专家进一步解释说,这尊烤鸭摆件是用高山石雕刻而成,而高山石的稀有性使得它成为皇室珍爱的材料。 高山石的颜色明亮,质地细腻,光泽感十足,且产量极为有限。 专家们继续分析,表示这尊烤鸭的雕刻技艺极为高超,细节处如鸭皮的收缩、毛孔的脉络都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专家建议上交国家。 但小伙子并未接受这个提议。 在中国的文物保护法律框架下,确实有相关规定明确了文物的归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均归国家所有,但这盘玉石“烤鸭”作为家族的祖传物品,并未违反相关法律。 这类家庭传承的文物,虽然不属于国家收藏,但其所有权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的鉴宝节目风靡一时。 然而,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也逐渐浮出水面。 蔡国声老师曾经参与过一档鉴宝节。 蔡国声和几位所谓的鉴宝专家一起,负责对前来节目的藏品进行鉴定。 起初,节目看似一切正常,专家们各司其职。 然而,一座明显造假的青石雕佛像出现在节目中。蔡国声一眼就能看出,这座佛像做工粗糙,毫无传统文物的气息,但黄董宁却对这件赝品大加赞赏。 蔡国声虽然有所察觉,但碍于节目的气氛,并未当场提出异议。 然而,接下来黄董宁以不靠谱的理由支撑自己的观点。 蔡国声终于忍不住,愤而离开,之后他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此事。 与此同时,很多节目组知道,他们邀请的所谓专家,未必具备真正的专业能力。 在这类节目中,许多所谓的“专家”是被精心包装的“演员”。 节目组会提前安排好台本,确定每位专家的发言时机,甚至对藏品的“鉴定”过程也有明确的剧本安排。 专家的包装费、节目赞助费以及藏品主人的登台费,构成了节目的收入来源。 许多藏品主人在参加节目之前,需缴纳相当高额的费用。 这些费用的多少,直接与节目的知名度相关。 某些较为知名的节目,其登台费用可能高达数十万。 节目组在没有实际成本的情况下,也能从节目中获益匪浅。 除此之外,为了筛选合适的藏品,节目组会定期举办海选活动,每次活动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参与。 每件藏品的鉴定费用通常也不便宜,往往需要几百元甚至更高。 事实上,这些节目的娱乐性和商业化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鉴定目的。 对于那些真正爱好收藏的人来说,节目中的一切都不值得过度追求。 参考文献:[1]张杰.消费语境下地方电视台鉴宝节目的突围之路——以《天下收藏》为例[J].文教资料,2013(21):68-6979
“我这烤鸭价值500万!”五岁孩童带了一只烤鸭上节目鉴宝,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不料
嬿娩花影动
2025-02-18 17:18: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