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长,他曾经受万人唾骂,老百姓逢年过节甚至会将花圈摆在政府门前表达自己的气愤。可在无边的谩骂中,五年时间匆匆而过,当初那位市长即将被调离。数万市民却跪在街道上,想要挽留市长。 这位市长名叫耿彦波,起初他刚刚上任大同市长一职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们对他并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在大家眼中,他就是一个只知道追求政绩,走到哪儿拆到哪儿的“拆房市长”,可谁知5年之后,他的口碑却发生了大逆转...... 2013年,耿彦波在大同的任期结束了,得知他即将离任的消息后,很多市民举着写着感谢的横幅,聚集在他工作的办公楼大门前,表达着他们心中的不舍,希望他能留下来,甚至有一些受过他帮助的人,开着车从外地专门赶回来,就是为了送送他。 看着这么多来支持自己的市民,耿彦波心中积攒多年的情绪也终于在此刻涌了上来,感动得泣不成声,多年的误解也终于在这一刻解开了。 那他都做了什么事情,竟然从一个遭受万人唾骂的“败家市长”,最终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城市功臣”呢? 众所周知,大同这个地方煤炭资源丰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能源型城市,每年向其他城市输送大量的煤炭,因为城市对外定位的特殊性,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同的天气总是灰蒙蒙的,空气质量也不太好。 耿彦波刚来到这边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觉,于是他就立刻意识到一个问题,仅仅依靠煤炭发展这一条路是不行的,想要把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就必须要多方位发展,从那之后,他就下定决心要改造这座城市。 大同除了是能源城市外,还是一座文化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城市内还有着珍贵的古建筑,于是耿彦波就在保护这些古建筑的基础上,开始推行着大规模地拆迁政策。 原来那些破旧的老城区和崎岖不平的马路就成为了拆迁的重点,将它们拆完之后,然后兴建新的建筑。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就有超过4万户的原住民房子被拆。 有的市民为了能获得更高的补偿,对政府安排的新住房和补贴政策很不满意,说什么也不愿意搬迁,把内心的不满和怨气都发泄在了耿彦波的身上,甚至还把花圈拿到他工作的地方去闹,大家伙儿对耿彦波的谩骂铺天盖地。 不过,面对大家的不理解,耿彦波并没有退缩,为了尽快完成城市改造的计划,他还专门对外多方融资,高达500亿。新城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得见效果的,在这5年的时间里,他不知道忍受了多少质疑和谩骂。 在他的坚持下,城市也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同开始双面发展,一边是新城迸发新的活力,一边保留的文化古城依旧发挥着旅游行业的优势,街道变得整洁了,空气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很多外面的投资者看中了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纷纷来投资。 5年里,城市的显著变化也终于让大家明白了耿市长的良苦用心,他为当地市民们带来的福音是实实在在的,他的担当和为民服务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和爱戴。
53岁副市长,带5个行李箱跑路了?!啥?黑龙江一个副市长,53岁,不干了!直
【95评论】【106点赞】
熊伟
群众是盲从的,舆论是王道
大漠孤烟 回复 02-21 08:41
正解
超濬
百姓的心声啊!人民需要一住好市长,这才是一枝一叶总关情啊!老百姓的口碑才是最重要的。
文武之道
去大同看看吧!我去过真心不错。凤临阁古色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