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公开战略预警雷达?探测距离8000公里与红旗-19织起天网! 2025年,一个看似普通的火箭军宣传片,却让全球军事圈炸了锅。原因无他,片中一闪而过的巨型雷达,信息量实在太大。 这不是一般的雷达,它有8000公里的探测范围,能对地区战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是国家的重要装备。 我们干战略预警雷达这事儿,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上世纪70年代,一穷二白也要搞,第一代雷达的出现,证明了咱中国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魄力,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后来,我们引进了一些西方技术,融合创新,搞出了第二代。而现在,这款第三代雷达,完全是国产尖端型号,妥妥的自主研发,技术指标直接对标世界一流。这背后,是科研工作者们多年来的辛勤耕耘。 这款雷达最牛的地方,无疑是它那8000公里的探测距离。这意味着什么?美帝的“三叉戟Ⅱ”、毛熊的“民兵Ⅲ”,还有B-2、B-21这些“高科技玩意儿”,都在它的监控范围内。 更别说“战斧”巡航导弹和水面舰艇这些常规目标了。简单来说,它就像一张巨网,把潜在威胁牢牢罩住。 更绝的是,这玩意儿采用P波段工作,抗干扰能力爆表,就算电磁环境再复杂,也能精准锁定目标。 跟美国“铺路爪”那5000多公里的探测距离比起来,咱这可是直接提升了2500公里,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有了“天眼”预警,还得有“盾牌”拦截。好消息是,我们的红旗-26和红旗-19反导系统已经准备就绪。这两位可是导弹拦截的高手,专程对付来犯的导弹。 试想一下,战略预警雷达提前20分钟发现来袭导弹,然后把信息传输给反导系统,红旗导弹精准拦截,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样的攻防体系,才是真正的“金钟罩铁布衫”。 战略预警雷达并非无用之物,它主要用来起到威慑作用。有了它,任何潜在对手想搞“偷袭”,都得掂量掂量。
🌛中国用20年时间,吃透了乌克兰的军工技术,却留下了一大遗憾!若非乌克兰硬
【4评论】【14点赞】
用户17xxx25
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