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被推翻后,孙中山想把“大清门”的牌匾改刻“中华门”,然而工匠把牌匾拆下之后

肖龙奇闻 2025-02-18 15:10:27

清政府被推翻后,孙中山想把“大清门”的牌匾改刻“中华门”,然而工匠把牌匾拆下之后,一看背面傻眼了,无人敢下手!孙中山得知后却笑道:晚到了一步,背面刻了什么呢?

1911年,孙中山带着辛亥革命的小伙伴们,一脚踹翻了清政府。第二年,中华民国闪亮登场,封建帝制那老一套,彻底拜拜了。为了跟过去说拜拜,紫禁城的“大清门”得换个新马甲。这城门可是个老古董,明朝时叫“大明门”,李自成还想改成“大顺门”,结果没成。满族人一来,又给改成了“大清门”。新政府上台,孙中山琢磨着,得,这回咱给它改成“中华门”。孙中山琢磨着,新时代得有新门面,于是拍板决定,“大清门”得换成“中华门”。他还琢磨着怎么省俩钱儿,说干脆把那块老匾翻个面儿,刻上新字算了。你说这青金石匾啊,不光看着喜庆,还老值钱了,想找块一样的,难于上青天。

工匠们一听,二话不说就开干,七手八脚地把那沉甸甸的石匾给摘了下来,再翻个个儿。可这一翻,大伙儿全傻眼了——背面明晃晃刻着“大明门”仨大字呢!敢情这块匾在清朝刚开始那会儿,就已经被顺治爷翻过来用了一遭,这省事儿的主意,人家早就用过了!碰到这档子突发情况,工匠们傻眼了,只好跑去跟孙中山汇报。孙中山一听,先是愣了那么一小下,然后就乐呵呵地说:“咱们啊,晚来了一步。”敢情这事儿,几百年前的历史书上都已经写明白了。既然那块牌匾没法用了,孙中山大手一挥,决定整块简简单单的木头牌子,宣告新时代的降临。

这块有两面的牌匾,后来被请进了博物馆,成了历史变脸的小证人。它不光讲了讲明清换朝那点事儿,还瞅见了民国初期改革的热闹。历史这家伙,跟滚水似的往前冲,每次换时代都得留下点记号。虽说现在“中华门”没了影儿,但它背后的故事还跟昨天发生的一样鲜活。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那是大变样,1976年,毛主席纪念堂就在那地界儿拔地而起,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场。这块“双面”牌匾的经历,简直就是新旧交替的活例子。

2 阅读:10991

评论列表

公子高

公子高

70
2025-02-19 16:23

国父大义,天下为公[静静吃瓜]

ZACH 郑

ZACH 郑

58
2025-02-19 17:36

节约是中国人传统品德

用户10xxx48

用户10xxx48

34
2025-02-19 04:41

孙中山大总统万岁

窄路路上等人

窄路路上等人

25
2025-02-20 12:12

孙中山是真正的克己奉公

奕禧昵称秋枫

奕禧昵称秋枫

17
2025-02-20 11:56

为什么不改成中山门

用户16xxx63

用户16xxx63

5
2025-02-20 21:28

中国人节俭

猜你喜欢

肖龙奇闻

肖龙奇闻

人世风波不断,体味片刻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