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张大千的女儿带了12岁的女同学回家玩,42岁的张大千对她一见倾心。女同学请求说:“我能拜你为师吗?”张大千摇摇头拒绝了。谁知,6年后,这位女同学竟怀上了张大千的孩子。 张大千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中国画家之一,凭借其创新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绘画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在艺术之外,张大千的情感生活同样充满了波澜。他的感情世界与他的画作一样复杂多变,尤其是他与徐雯波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段传奇。 1949年的一天,徐雯波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开了张府的大门。她的肚子已经隆起,这是她和张大千爱情的结晶。然而,这桩婚事遭到了双方家人的强烈反对。 徐雯波的姑母愤怒地指责张大千是个老色鬼,勾搭自己的侄女;而张大千的家人则认为徐雯波年纪太小,配不上德高望重的张大千。 时间倒回到1943年,徐雯波作为张大千女儿的同学,第一次来到了张府做客。12岁的徐雯波长得清秀美丽,身上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42岁的张大千一见到她,就看得有些呆了,眼神久久无法从她身上移开。徐雯波天真烂漫,对张大千的画作十分仰慕。她鼓起勇气,向张大千提出想拜他为师的请求。 张大千听后陷入了沉思。他对这个小姑娘确实有好感,但又担心师生恋会影响自己的名声。犹豫再三,他还是婉言谢绝了徐雯波的请求。徐雯波虽然有些失望,但并没有就此放弃。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勤奋和天赋打动张大千,成为他的关门弟子。 从此以后,只要张大千在家,徐雯波就会前来探访。她在张府待的时间越来越长,看张大千作画成了她最大的乐趣。张大千对这个聪慧好学的女孩也越来越欣赏,常常指点她的画作,传授她一些绘画技巧。徐雯波的画艺在张大千的悉心教导下突飞猛进,渐渐得到了张大千的赏识。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警报随时都有可能拉响。一天,张大千正在家中作画,突然听到了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徐雯波刚好也在张府做客,她赶紧邀请张大千去姑母家的防空洞避难。狭小的防空洞内,师徒二人独处,暧昧的气氛在两人之间弥漫。平日严肃古板的张大千,此时也难掩内心的悸动。 恰在此时,张大千的二房黄凝素再次提出离婚。她对张大千在外拈花惹草早已忍无可忍。张大千本就对黄凝素没什么感情,听到她要离婚,便欣然答应了。离婚之后,张大千仿佛突然得到了自由,他光顾徐雯波的次数更加频繁,两人的感情也日渐升温。 徐雯波从最初对张大千的艺术崇拜,慢慢变成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感情。每次见到张大千,她都会脸红心跳,坐立不安。她知道,自己喜欢上了这个比自己大30岁的男人。 张大千虽然情场老手,但面对徐雯波这样纯情的少女,却犹豫了。他明白,和徐雯波在一起会惹来非议,但内心的情感却抑制不住。他开始有意无意地追求徐雯波,送她礼物,带她游山玩水。徐雯波虽然心怀忐忑,却也甘之如饴。 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两人的感情终于走到了无法回头的地步。张大千向徐家提出了结婚的请求,徐雯波的姑母惊讶万分,坚决反对这门婚事。而此时的徐雯波,已经怀上了张大千的骨肉。 1947年,在家人的反对声中,48岁的张大千还是迎娶了18岁的徐雯波。他们的结合虽然备受非议,但张大千却再也没有纳妾,徐雯波成为了他最后的挚爱。 尽管张大千和徐雯波的婚姻面临诸多挑战,张大千并未改变自己风流的本性。徐雯波的支持与付出,帮助张大千在艺术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无论是在台湾省,香港,印度,还是美国,徐雯波都一直是张大千背后的坚强支柱。她不仅照料家庭,还帮助张大千在艺术上逐步收敛他不拘一格的生活方式,逐渐平息了他的情感风波。 张大千的晚年充满了感慨与反思,尤其是在徐雯波的陪伴下,他开始更加珍视这段特殊的婚姻。临终时,张大千将自己大部分的财富和资产留给了徐雯波,表彰她在自己艺术成就背后的重要角色。他为徐雯波创作了一幅名为《云山万众,寸心千里》的画作,这幅画在张大千过世后,以高价售出,成为徐雯波珍藏的至宝。 在今天的社会,这段关系或许会被认为过于荒诞甚至不道德,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张大千作为一位艺术大师,他的行为有其复杂的背景与动机。 尽管如此,徐雯波的陪伴和支持无疑是张大千艺术成就背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她不仅为他提供了家庭的支持,更成为了他创作灵感的来源,使张大千的画作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1943年,张大千的女儿带了12岁的女同学回家玩,42岁的张大千对她一见倾心。女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2-18 14:38:15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