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这一家拆迁户的故事值得每个普通家庭细品。
政府原本给出160万补偿款加两块宅基地,算算账足够分给两个儿子盖房,凑齐小儿子彩礼,还能让老人安享晚年。
问题就出在贪心二字——总想着自家地段关键,咬死要价五百万,认定工程队绕路成本更高,非妥协不可。
他们没算明白的是,拆迁方看的不是单户得失。
真要松口给这五百万,上百家拆迁户能把项目部门槛踏破。
工程队宁愿多花千万绕路,也不愿被其他业主揪住“不公平补偿”这根小辫子——银行利息滚两个月就超过他们的要价。
直到工程竣工,老爷子还攥着这点想不通:明明能替对方省钱,咋就没人接他这盘账?
说到底,普通百姓算的是眼前柴米油盐,决策者想的是全局利弊。
就像下棋看三步,你以为占着要害位置能逼对方弃子,殊不知人家早就算好宁可舍车保帅。
这四十万差价背后,藏着更扎心的现实:当你在算计锅里的肉该切多大块时,人家已经把砧板换成了铁板烧。
认知局限就像看不见的玻璃罩,圈住了你以为的“合理利益”,却拦不住外面世界按自己的规则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