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岁老人机上猝死,航司无监控?法律怎么说 最近 “61 岁老人猝死,家属质疑航司无监控,川航回应” 这事儿可太火了,直接被顶上热搜。今天咱就来聊聊,这背后到底藏着哪些法律门道。 首先,先给大家讲个类似的真实案例。2021 年,国航的飞机上,乘客王某突然发病。乘务员快速反应,立刻广播找医生,上应急医疗箱,吸氧、做心肺复苏,能做的全做了。飞机一落地,地面急救人员火速把王某送往北大三院全力抢救,可惜还是没能留住人,最后诊断是心源性猝死。这场官司最后法院认为国航没有担责。主要是因为航司拿出证据,证明王某的伤亡完全是自身健康状况导致的,符合法律里的免责条件。此外航司在整个救助的过程中完全做到了航空公司作为公共运输的 “掌舵人”的救助义务和基础保障。 再回到这次川航的事儿。根据媒体报道,事发当天,这位61岁老年乘客突然陷入了昏迷,空乘人员也是第一时间冲了上去,多次查看乘客的状态,还迅速展开了抢救。飞机安全降落后,地面急救人员也很快接手,继续全力救治。可以说,整个过程中,航空公司的应急反应是迅速的,处理流程也符合航空急救的规范。从法律上讲,航空公司在运输过程中有安全保障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写得清清楚楚,承运人得在约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内,把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而且在飞行过程中,碰到有急病、分娩、遇险的旅客,还得尽力救助。但是,航空公司的机组人员不是专业医生,只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按照应急标准实施救助即可,哪怕最后乘客还是不幸离世,也不能就简单地让航空公司承担责任。 综上,这类案件法院着重审查三个维度:第一,航司救助行为是否及时性,从发现异常到启动急救的时间间隔;第二航司处理突发事件,空乘人员救助行为是否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乘务员救助行为需要符合机组医疗培训范围;第三空乘人员操作要具有系统性,需要完整的执行《航空器空中医疗事件处置程序》。 那么,但不少网友疑问,这个事件为什么不调取飞机上的监控视频呢?首先要说的是,民航局《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并未强制要求客舱全程监控录像,目前飞机上是有装摄像头的,比如说飞机外部、驾驶舱门外以及客舱前排,但是这些摄像头是为了航空安全而不是为了发生纠纷取证的,是为了方便机长监控飞机整体安全,服务于反恐安保需求。所以目前仅是监控,而没有录像。即使有录像功能,但在飞机起飞降落时,这些电子设备是要关闭的。因此可能也会有空白时段。 我是周兆成,做一名专业且有温度的律师,我们下期再见。
61岁老人机上猝死,航司无监控?法律怎么说 最近“61岁老人猝死,家属质
周兆成律师
2025-02-17 21:49:06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