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DeepSeek是印度登上人工智能航班的最后机会。文章称,人工智能发展

吴心简影 2025-02-17 21:18:32

彭博社:DeepSeek 是印度登上人工智能航班的最后机会。

文章称,人工智能发展如航班起飞,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的AI模型以低成本优势成为搅局者,引发美国科技行业和华尔街投资者关注,多国和地区已禁止其AI助手用于政府设备。而印度却在这场经济和政治竞赛中处于旁观状态,十分危险。

在制造业和运输业已落后邻国的情况下,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仍未尘埃落定,印度若不发挥其在软件编程方面的全球公认优势,将错失良机。

DeepSeek威胁到印度在21世纪努力建立的工业规模代码编写的比较优势。其基于AI的编程助手“DeepSeek Coder”宣称“让代码自动编写”,已在开发社区引起轰动,未来能力还会增强。这对印度500万代码编写者中的少数高技能者是好事,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坏消息。

印度政府去年为“印度人工智能使命”投入12亿美元,仅为制造业补贴计划240亿美元的一小部分。

印度科技公司因担心无法保证成功,不愿在生成式AI基础研究上投入。虽然有投资用于调整现有模型以处理当地语言,但新加坡全球创新基金GenInnov创始人Nilesh Jasani表示,外国具备更多功能的同类产品可能会使这些努力相形见绌。

中国在全球顶级AI人才中的占比已提升至47%,美国为18%,而印度仅为5%,大部分人才流向美国。

像GE航空航天这样的跨国公司在印度利用当地工程人才进行复杂的应用研究,但缺乏深度基础研究的支持环境,也没有建立这种环境的紧迫感。

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宣布将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并购买英伟达芯片用于模型训练,但仅有基础设施是不够的。

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的软件外包公司本应在这一领域发挥带头作用,因为生成式AI对其为全球企业编写代码的核心业务构成威胁,但它们不愿大胆下注,更倾向于用现有业务给大股东分红和回购股票,对高风险项目兴趣有限。

20年前流行的“印度是下一个中国”的说法如今已不现实,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提升,差距进一步拉大。

印度科技公司若仅想通过为全球企业定制数字助理从AI应用增长中获利,将忽视生成式AI向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避免成为AI工具的永久进口国,印度需要在政府大力支持研究型大学和机构的基础上掌握基础技术。科技政策制定者必须摆脱失败主义的宿命论,重视面临的挑战。

0 阅读:0
吴心简影

吴心简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