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谈族聚》文/林永芳图/肖文津《训儿俗说》是袁了凡写给儿子袁天启的训子

梦安幽默趣事儿 2025-02-17 19:29:16

《了凡谈族聚》文/林永芳 图/肖文津

《训儿俗说》是袁了凡写给儿子袁天启的训子书,其第二章提到的“族聚”之说,很值得今人借鉴。

袁了凡罢官回到家乡,族人大多都依附他而居住在周边。每逢节日,袁了凡就把族人聚集起来,聚会的目的不仅仅是喝酒、吃肉,还有其他多重考虑。

一是“恐彼此间隔,情意疏而不通”。亲戚朋友之间隔得远,慢慢就会疏远,不相往来,亲情也就变淡了。中国有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没有血缘关系的近邻,会比总不走动的亲戚感情更好,可见距离的确会成为亲情的杀手。

二是“有善相告,有过相规”。族人相聚在一起,彼此互相交流,谁做了好事,可以互相告知,谁有了过错,也可以互相规劝。如此“族聚”,相当于建立了一个舆论监督机制,大家互相勉励,互相监督,使族人都能向善远恶,实在是好处多多。试想,做了好事无人知,做了恶事无人晓,好人得不到鼓励、褒扬,恶人得不到制止、贬斥,久而久之,合族上下就有可能逐渐分化衰败,最后成为一盘散沙。

一个大家族相当于一个小社会,亲戚之间也难免有离间的言语,“族聚”时彼此交流沟通之后往往就会消除隔阂,即使彼此沟通不好,也可以在有威望的长辈族人劝说下一笑泯恩仇。假如没有“族聚”这样的机会,矛盾可能激化,关系很难缓和,即使至亲也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袁了凡告诫儿子袁天启要把“族聚”的传统继承下来,逢年过节就要召集族人聚一聚,以增进族人之间的感情。这一家训十分契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国人最重和谐,讲究家和万事兴,如果一家一族之间都能和谐相处,一国上下也就和谐团结了。

袁了凡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能敏锐地捕捉到促进和谐的关键,那就是“聚”。聚,会拉近族人彼此之间的距离,无论空间距离,还是心理距离,距离一近,凝聚力自然就形成了。袁了凡的“族聚”观点,与现代企业的团队建设非常契合。一个家族也如同一个团队,经常聚一聚,交流交流,看似只是一个形式,却能无形中增强族人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如此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家族,如果不能兴旺发达,那是不可能的。

0 阅读:0
梦安幽默趣事儿

梦安幽默趣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