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下馆子,比较少见的照片,主席披着大衣,在看着或思考着什么,坐在长条凳子上,没

云端逐梦志 2025-02-17 17:21:14

主席下馆子,比较少见的照片,主席披着大衣,在看着或思考着什么,坐在长条凳子上,没有人给他老人家换成椅子,可以看出主席多么的亲民和接地气。 桌子上的饭菜看不清楚,但非常的简单,肯定没有什么特殊的定制和要求,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主席一贯的作风。 向主席致敬!!! 毛泽东的饮食习惯与普通人有所不同,由于生活艰难,他很少有机会享受美食,吃饭常常是在路边摊中解决的。 在他前往北方的岁月里,甚至有时候连正餐都没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他偶尔也会在外就餐。 由于他的身份特殊,公众的关注也常常让他无法真正享受到悠闲。 1953年,这一天他来到了杭州的楼外楼饭店。 楼外楼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已开业。 毛泽东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参观钱塘江大桥和六和塔,而当晚,他在浙江省委的安排下,来到了这家位于西湖旁的名店。 楼外楼的菜肴以“西湖醋鱼”和“龙井虾仁”最为著名,但毛泽东对这些可能兴趣不大,他点了“八宝鱼头”和“叫花鸡”两道菜。 八宝鱼头这道菜使用的是千岛湖的鱼头,配以八种原材料炖制。 毛泽东在食物上有偏好,他喜欢鱼类食物,并曾戏言希望死后自己的骨灰能撒入长江。 “叫花鸡”,这道江南传统菜品则是将整只鸡用荷叶和泥土包裹后烤制而成,外焦里嫩。 用餐结束后,楼外楼的厨师韩阿富被调到中南海。 1955年,毛泽东在一次西郊劳动后经过北京新街口,感到饥饿,便决定找个餐馆用餐。 高智是随行工作人员之一,他建议毛泽东去陕西羊肉泡馍馆。 这里的羊肉泡馍深得高智的喜爱。 餐馆的工作人员为毛泽东特意准备了一个小隔间。 毛泽东点了一碗中份的羊肉泡馍,配上辣椒、糖蒜和香菜等调料。 尽管饭菜丰富,毛泽东并没有吃得太多,甚至将泡馍中的部分馍块分给了其他人。 此行更像是一次简单的尝试。 用餐后,毛泽东被人认了出来,引来不少围观。 结账时,他的随行人员几乎凑不齐费用,最后只能第二天再来付款。 1958年,他来到了汉口的老通城饭馆。 这家餐馆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招牌菜是三鲜豆皮。 豆皮是用绿豆和糯米等食材制作的,外皮金黄、内里鲜美。 毛泽东在餐馆里品尝了这道特色菜后赞不绝口,称豆皮制作精巧。 毛泽东还强调随行人员不应浪费食物。 此外,他还品尝了其他地方特色的菜肴,如炒鳝鱼片和山药牛肉等。 同年,毛泽东来到了长沙的火宫殿。 火宫殿原本是一个祭火神的地方,周围的小商小贩、摊贩众多。 长沙的臭豆腐远近闻名,毛泽东在这里也品尝了这种地方特色的小吃。 毛泽东在1958年的天津之行,除了视察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他还造访了正阳春饭店。 这家饭店自1909年开业,最初是北京全聚德的分店,因其出色的挂炉烤鸭而闻名。 烤鸭的色泽枣红,外焦里嫩。 1935年,饭店改名为“正阳春鸭子楼”。 当毛泽东抵达正阳春时,正是午餐时分。 他与随行人员一同上了二楼餐厅,首先与厨师和工作人员交谈,随后开始享用美食。 毛泽东特别钟情于烤鸭。 然而,毛泽东用餐时,恰巧对面楼上的居民看到了他,并迅速传开了消息。 越来越多的市民从四面八方涌向饭店。 到下午五点,饭店外已经挤满了上万名想要一睹毛泽东风采的人。 天津公安部门不得不调动了大量警力,甚至动用了排兵力,设法将毛泽东从人群中“解救”出来。他 被迅速送入车中,由士兵开路。 毛主席在工作上十分忙碌,时常会因为忙碌错过正常的用餐时间,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生活原则。 在一次与秘鲁哲学家门德斯的会面中,由于谈话过于投入,午餐时间被错过,直到下午五点多才得以用餐。 在饭桌上,毛主席连续吃着辣椒,这让门德斯颇为惊讶。 毛主席则回答说,能吃辣的中国人都是革命者。 另外,毛主席自己的薪资和家庭开销也都极为简单。 毛主席的月薪并不高,每月404.8元,他的妻子的工资为243元,而家中的日常开支,包括柴米油盐等,都要从这笔工资中扣除。 此外,毛主席家中的家具如桌椅沙发等,也都是由国家提供的,他每月还要缴纳84元的“家具费”。 有一次,毛主席让一些工作人员回乡探亲,并要求他们进行社会调查。 广西的一位工作人员讲述了由于旱灾,家乡的农民只能食用“黄狗藤”,这一食物虽无毒,但对农民的身体健康有潜在影响。 毛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感到非常关切。 另一位工作人员带回了农民吃的窝窝头,毛主席直接掰下一块尝了尝。 参考文献:[1]王婧.重上井冈山,毛泽东吃饭结账要交伙食费[J].党的生活(河南),2014(6):13-13

0 阅读:380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81

用户18xxx81

4
2025-02-17 19:37

那时候有千岛湖吗?!

猜你喜欢

云端逐梦志

云端逐梦志

云端逐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