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名家长联名投诉校长,要求教育局将其罢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经常

地元历史档案 2025-02-17 11:23:54

数千名家长联名投诉校长,要求教育局将其罢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经常被投诉的校长,却在512特大地震时,创造了一个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奇迹!   20世纪80年代,四川安县,桑枣中学那栋实验教学楼建成了。可这楼建得实在仓促,质量隐患不小。楼板是用水泥预制板简单搭建的,从楼板的缝隙间,能看到锈迹斑斑的钢筋歪歪扭扭地露着。 1995年,42岁的叶志平刚当上桑枣中学校长,就盯上了这栋教学楼。走廊栏杆一推就晃,墙皮随手一抠直掉渣,更离谱的是某次检修时,他竟然从楼板缝隙里扯出了水泥包装袋,这是当年施工队偷工减料,用废料填充结构。 为了给这楼加固,叶志平今天跑到教育局,跟领导软磨硬泡要资金;明天又在学校有限的经费里精打细算,抠出一点是一点。为了买材料,他跑遍了周边的建材市场,跟商家讨价还价,就为了能多省点钱,多加固一分。 七年间他硬是凑出40多万元,一点点地修补着这栋楼。把承重柱从37厘米加粗到50厘米,楼板全部重灌水泥,连楼梯扶手都换成了钢架。原本摇摇欲坠的教学楼,在他的坚持下,逐渐变得坚固起来。 但叶志平并未就此停下。当时,国内校园安全意识普遍薄弱,多数学校对可能发生的灾害缺乏应对措施。叶志平却敏锐意识到,仅加固教学楼还不够,还得让师生具备在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或逃生能力。 结合学校的所在地,叶志平对组织地震逃生的疏散演练也比较重视。规定每周都要小练,每月必须大练。每次演练前,他都把各班的撤离路线、每位老师在楼道的站位,安排得清清楚楚。 学生们课间正玩得兴起,突然警报声大作,就得立刻按照预定路线往操场跑。刚开始,学生们觉得新鲜,可次数多了,就烦了。课间休息本来就没几分钟,这一演练,玩耍时间全没了。老师们也抱怨,本来备课上课就忙得脚不沾地,这演练又占时间,教学进度都被影响了。   家长们更是炸开了锅。在他们看来,学校就该一门心思抓成绩,孩子来学校是为了考个好分数,将来能有个好出路。这校长天天搞疏散演练,学生成绩要是下降了怎么办? 不久后,数千名家长联名写了投诉信,言辞激烈地要求教育局把叶志平给罢免,换个能专心抓教学的校长来。面对这些质疑和投诉,叶志平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依旧坚持着他的演练计划,没有过多解释。   512大地震当天,叶志平正在绵阳采购食堂物资。地面突然剧烈晃动时,他扔下菜篮子就往学校狂奔。沿途房屋成片倒塌,这个平素沉稳的校长浑身发抖,连手机掉了都没察觉。而此时的教学楼里,初三(5)班的物理老师刚喊完“躲桌下”,就感觉晃动减弱。按照演练流程,他立刻指挥学生按既定路线撤离。 二楼转角处,两个女生被挤得踉跄跌倒,守在拐角的政教主任一把拽起她们,这个站位是演练时反复强调的“黄金救援点”。 仅仅1分36秒,全校2300多名师生,就全部安全集合在了操场上。   当叶志平冲进校门时,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2300多人齐刷刷站在操场,班主任正在清点人数。那栋他亲手加固的教学楼外墙裂了几道缝,但依然倔强地立着。   事后,那些曾经联名投诉叶志平的家长,心中满是愧疚与感激。曾经以为的“不务正业”,在灾难来临时,变成了全校师生的生命保障。 如果不是叶志平坚持加固教学楼,如果不是他一次次组织疏散演练,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叶志平校长用他看似“不务正业”的坚持,在512特大地震这场天灾面前,创造了一个难以用科学解释的生命奇迹。

0 阅读:132

评论列表

给我一根烟

给我一根烟

4
2025-02-17 13:17

[赞][赞][赞]

地元历史档案

地元历史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