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E轻型战斗机1993年5月设计定型,8月开始交付部队使用,到2001年停产为止共生产了260多架,用以替代退役的歼-6系列和歼-7Ⅰ型飞机。
为了应对9 0年代中国空军的歼-6和早期型歼-7的大量退役,还有解决歼-7Ⅱ型挂载霹雳-8型空空导弹时需要在机头增加100多千克配重的问题。
从1987年开始,132厂开始了以歼-7Ⅱ型为基础的改进,改进之后的型号称为歼-7E,是轻型昼间歼击机,突出了亚跨声速机动性、续航能力和起飞着陆性能,改进了电子火控设备,提高了总体作战效能。
为了具有更好的机动格斗性能,在航程和起降能力方面有所改善,新研制了面积加大并带有前后机动襟翼的双三角机翼,特别是前缘机动襟翼在我国歼击机上尚属首次采用。为完善这一新的设计,共进行风洞试验10000余次。这为确定飞机的气动特性、飞行载荷等提供了有效的参数。
歼-7E取消左航炮,恢复了2A油箱,使整个燃油容量增加了100升,可在地面采用压力加油。加满最大容量的时间从30分钟降到6分钟。该型飞机翼下设有两个挂架,其中外侧挂架可以挂一对480升副油箱。换装了加大推力的涡喷13F发动机,使全单台加力推力比原来的涡喷7乙增加了7%。涡喷13F1发动机第一次翻修寿命为300小时,比涡喷7乙延长了50%;发动机总翻修寿命为900小时,也比涡喷7乙延长了50%。其经济性和效率都显著提高。
飞机配备1门3 0-1航炮,备弹6 0发,作为自卫武器。机外有5个挂点:机腹1个,每侧翼下各两个。可携带霹雳-5乙、霹雳-8等型导弹以及H F-7 C火箭弹发射器、250千克和500千克低阻炸弹等武器。
歼-7E的航电系统比以往的歼-7飞机进步了很多,改装了JT-1平显器、SRT-651C通信电台、JD-3型塔康系统、8430型大气数据计算机以及930-4全向雷达告警器和941-4AC(改)箔条红外干扰弹投放器等新设备。歼-7 E采用了与大气数据计算机相结合的平视显示/武器瞄准系统,实现了飞行仪表参数与武器瞄准信息的综合显示,使飞机适用的武器增多,提高了瞄准攻击的精度,增加了瞄准的方式,并使飞行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平视观察飞行,提高了安全性和战斗力。
新增加的全雷达告警器、箔条红外干扰弹投放器组成的电子对抗系统,大大改善了飞机对现代电子战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飞机的生存能力。除此之外,还加强了飞机的维修性和可靠性。
1989年3月,歼-7 E的设计图样全部发完;1 0月,飞机进行部装;1990年1月开始总装;3月11日,01架飞机完成总装移交试飞站;3月1 8日,0 2架飞机移交强度试验中心。
1990年5月18日,歼-7E首次试飞成功。1990年6月10日,歼-7E进行了汇报飞行表演。在飞行过程中,歼-7E突出了中低空的机动性,起降特性比歼-7Ⅱ型有了很大的改善。改进后的歼-7在中、低空的稳定盘旋性能与F-16A基本相当,这对于持续空中格斗尤为重要。
水平机动性能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是瞬时盘旋性能,通常是以减速来达到,因此不受可用推力限制,只受承载能力和失速限制。由于歼-7 E的翼载荷较小,因此,歼-7E在瞬时机动性上占有优势。歼-7改型由于升力系数大幅提升,机翼载荷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该机的失速表速比歼-7Ⅱ有较大程度的放宽,这无疑将对提升歼-7E的瞬时盘旋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经与歼-7Ⅱ对比计算,其稳定盘旋过载提高2 9%,最大航程增加17%~44%,机动飞行性能已达到第三代战斗机水平。
歼-7E飞机1993年5月设计定型,8月开始交付部队使用,到2001年停产为止共生产了260多架,用以替代退役的歼-6系列和歼-7Ⅰ型飞机。除装备空军部队以外,海航也装备了歼-7 E,歼-7EH是海军对歼-7 E飞机的称呼。与空军型的主要区别是,加强了机体和发动机在应付高盐分环境下使用的防腐措施。
在歼-7 E飞机基础上进行综合改进后的飞机称为歼-7 L飞机,又称歼-7EG。该型飞机是在部队已完成飞行参数记录系统、弹射座椅、外部照明系统改装的基础上,换装新型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加装头盔瞄准具,座舱采用“一平两下”布局等提高战斗力的改进型。
武器装备:固定武器为机身右侧1门30-1航炮,备弹60发;翼下4个挂点可挂霹雳-2、霹雳-5乙、霹雳-8近距格斗导弹,H F-7C火箭弹发射器,50~250千克炸弹。最大平飞速度1200千米/小时,最大马赫数2.0,实用升限17800米,最大爬升率155米/秒,航程2000千米,起飞滑跑距离800米,着陆滑跑距离750米。
迟迟迟
后来国外把歼七E称为改进的最好的过时战斗机。91年海湾战争空战中超视距空战的战果已经超过近距格斗,一架93年定型的战斗机还没有中距空战能力,测距雷达探测距离也不到20公里
用户11xxx18
中国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不太依赖近战格斗拼人命的时代,能用弹药解决的问题尽量不用去拼人命解决。况且现在中国空军各种射程的导弹都有,武器系统综合力量的提升同步支撑了各种战法的全面提升,手段日益全面,漏洞越来越少,自研武器系统必然是知根知底,改进和更新速度无疑更快,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发挥武器系统的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