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李靖:雪夜歼灭东突厥,为李世民报城下之盟,开启天可汗时代

鸿毓说过去 2024-06-29 01:11:17

唐朝诗人卢纶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塞下曲》,诗中这样写道: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的大意是: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单于想要趁着夜色逃遁。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经落满了弓刀。

将这首诗用来描述大唐战神李靖在风雪夜追击并歼灭东突厥的情形,那就再合适不过了。

李世民与东突厥的恩怨,还得从武德九年说起。这一年八月二十八日,刚刚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帝位,登基不久的李世民便迎来了他当上皇帝后的第一个挑战—北方“控弦百万”的东突厥趁唐王朝政局不稳之际,突然南下,率领十多万铁骑直抵渭水便桥北岸,兵锋直指长安。

得知消息后的李世民并未惊慌,而是在囚禁了前来准备敲诈勒索的颉利可汗的心腹执失思力后,率领着房玄龄、高士廉等六人,策马来到了渭水南岸,与颉利可汗隔河相对。李世民先发制人,责备颉利可汗违背与大唐的盟约。

此时的颉利可汗看到眼前的这个二十多岁的大唐皇帝,仅仅带着六个人就敢直面他的数十万大军,不免心中有些犯怵,他觉得李世民之所以敢这么胆大,肯定留有后手。就在颉利狐疑之际,李世民身后突然旌旗招展,几乎在一瞬间,漫山遍野出现了大量唐军。

随后,李世民让军队后退,自己独自一人与颉利可汗谈判。颉利一看到这阵势,心中立马慌了,刚才幸亏没有动手,李世民这小子果然留有后手,不然怎么敢一个人直面自己的数十万大军。其实,颉利看到的唐军。只是李世民设的疑兵之计,而颉利也被李世民的这阵势吓到了,恐惧让他丧失了判断力,轻而易举便中了李世民的计了。

八月三十日,中了李世民疑兵之计的颉利可汗主动求和。看到颉利可汗主动示弱,李世民来了个“借坡下驴”,到达长安西郊,来到了渭水便桥之上,给了颉利大量的金银财宝,并与颉利可汗签订了城下之盟,史称“渭水之盟”。得到好处的颉利也没有再找李世民麻烦,而是引兵北上,回了他的老家。

东突厥给唐朝带来的亡国危机就这样被李世民轻而易举地化解掉了,但在李世民看来,自从跟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东征西讨,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他,在刚刚当上皇帝之后,龙椅都还没捂热,居然被颉利狠狠地敲诈了一笔,他何曾受过这样的耻辱。

这个仇,在他有生之年一定要报!

上天没有亏待李世民,历史没有辜负李世民。很快,李世民便等来了报这个城下之盟的机会。

上天给李世民的机会

贞观元年,曾经“控弦百万”的东突厥开始逐渐从巅峰走向了衰落。据《旧唐书-突厥传》记载:在突厥内部,突厥人遇到了空前严重、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在其境内,大雪接连下了数天,雪下了有数尺厚,突厥人的牛羊在这场大雪中皆被冻死,导致人们连吃的都没有。外部,曾经臣服于东突厥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诸部相继反叛,一下子削弱了东突厥的强大军事力量。

雪上加霜的是,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叔侄的反目,也加速了东突厥的衰落。贞观元年,由于严重的雪灾导致牛羊大量冻死,为了生存下去,原本属于突利可汗管辖的契丹、奚等部族纷纷叛离突利,归降唐朝。颉利可汗得知此事后,大骂突利无能,统御无方。随后,他命令突利前去讨伐叛乱的部族,但突利却在战争中失利,被这些反叛的部族打地丢盔弃甲,最后只带着少量的骑兵逃了回来。颉利一看,更加生气了,上次的事情还没完,这次差点全军覆没。于是,颉利将突利用鞭子给抽了一顿,并囚禁了十多天。

战争的失败加上颉利的惩罚,使得突利心中对颉利充满了怨恨,叔侄的关系就此恶化。而颉利可汗在此时也对突利可汗失去了信任,在之后的日子里,一再向突利征兵,企图削弱突利的军事力量,见势不妙的突利觉得东突厥已无自己的容身之地,决定投降唐朝,并于贞观二年四月偷偷向李世民呈上降表,请求归降。

东突厥境内,天灾人祸加上内忧外患,李世民等待报仇的机会即将到来。

远交近攻,拔除眼中钉

在正式对东突厥出兵前,李世民要先解决掉一个人,此人就是常年盘踞在唐王朝北方边境的梁师都。早在隋朝末年,当隋王朝内部群雄逐鹿、四分五裂之时,梁师都就已经在朔方登基称帝,建立梁国。唐朝建立以来,直到李世民登基称帝,梁师都就在东突厥的支持下,一直活跃在唐王朝北方边境,充当东突厥的打手。

因此,在李世民看来,如果想要对突厥用兵,就必须要消灭盘踞在朔方的梁师都。

贞观二年,趁东突厥内部分裂,自顾不暇之际,李世民决定解决掉梁师都这个心腹之患。对此,李世民采用“先礼后兵”的手段,他先是派人给梁师都送去了一封信,准备以此来劝降梁师都,但梁师都仗着有东突厥的撑腰,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李世民的建议。李世民见文的不行,决定来武的。

于是,李世民将铲除梁师都的任务交给了夏州都督刘旻和司马刘兰成,命他们二人想办法拔掉梁师都这颗盘踞在唐王朝北方的钉子,而二刘也并没有让李世民失望,他们派兵不断骚扰朔方,使得朔方境内人心惶惶。与此同时,他们又不断派出间谍潜入朔方,用银子贿赂梁师都的手下,离间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使得梁国朝堂上君臣不和,上下离心,梁国国力日趋衰落。

李世民见梁国国力一天不如一天,于是在刘旻和刘兰成的建议下,决定出兵朔方,消灭梁师都。此次出征,李世民以右卫大将军柴绍为统帅,薛万钧为副统帅,率军前去消灭梁师都。

贞观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唐军兵临朔方城下,此时的朔方城已经是一座孤城,粮尽援绝,面对唐军压境,城内早已是人心惶惶,混乱不堪。梁师都的堂弟为了活命,直接将梁师都刺杀,然后率军举城投降唐军,朔方就这样轻而易举被唐军拿下。值得一提的是,在唐军前往朔方的路上,尽管突厥人派出骑兵前来拦截,与唐军展开了遭遇战,但却在唐军强大的战斗力下,节节败退,直接放弃了对朔方的救援,远远看着唐军进攻朔方。

俗话说好事成双,拿下朔方后,又有一件对唐朝有利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之前叛逃东突厥的部族的首领纷纷推举薛延陀部的首领乙失夷男为可汗。对于此举,乙失夷男心里虽然很高兴,但他慑于东突厥颉利可汗的威势,不敢做这个可汗。

李世民知道这件事后,明白乙失夷男的顾虑,他索性直接来了个顺水推舟,命令一位唐朝特使带着他的册封诏书前往薛延陀。在这封诏书中,李世民不仅册封乙失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同时又赐给他象征权力的巨鼓和大旗。看到特使带来的册封诏书,乙失夷男激动万分,此刻的他心中很清楚,有了唐王朝的支持,他这个”真珠毗伽可汗“才算真正的名副其实。

在唐王朝的支持下,乙失夷男正式登上可汗之位,同时宣布成立薛延陀汗国,建王庭于郁督军山下。几乎在一夜之间,薛延陀成为了与东突厥平起平坐的一股力量,直接威胁着北方草原上东突厥的统治。

就这样,通过一道简简单单的诏书,李世民极大地削弱了东突厥的力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很快,李世民将给东突厥致命一击。

战神李靖登场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八月,李世民以李靖为统帅,负责组建军队,征讨东突厥。

十一月,军队集结完毕,为了对付东突厥,唐王朝这次直接甩了一手王炸,拿出了一套逆天级别的豪华名将阵容,这些将领兵分六路,将对东突厥进行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在李世民的部署下,以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兵出定襄道;并州都督李世勣、右武卫将军丘行恭兵出通汉道;左武卫大将军柴绍兵出金河道;幽州都督卫孝节兵出恒安道;灵州大都督薛万彻兵出畅武道;任城王李道宗兵出大同道。六路大军十几万人,在李靖的率领下,犹如六把寒光闪闪的利剑,直插东突厥的心脏。

战争进行得很顺利,在唐军接二连三的进攻下,东突厥终于撑不住了,东突厥的二把手突利小可汗和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阿史那郁射接连投降唐军。此时的颉利可汗犹如一只没了獠牙的老虎,只等着唐军对他的最后一击。

大雪满弓刀,李靖突袭颉利王庭

贞观四年正月,唐帝国北部边境,大雪纷飞,寒风怒吼。就在颉利可汗在他的大帐中烤火饮酒取暖之际,一支由李靖所率领的三千精锐骑兵从马邑出发,正借着夜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颉利的王庭主力所在地——定襄而来。但颉利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他根本不会想到唐军会在这大雪纷飞之夜前来偷袭,同时他也对沿途驻守的突厥军队很有信心,就算唐军前来,他们也会阻挡住的。但这一次,自大的颉利可汗错了,因为他将要面对的是古往今来、千古无二的大唐战神李靖,这个名字将在这大雪纷飞之夜成为颉利挥之不去的梦魇,知道颉利死去的那一刻,他甚至都无法忘记。

在这个晚上,颉利可汗酒足饭饱之后,呼呼大睡了起来。突然,睡梦中的他被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所惊醒,有那么一瞬间,颉利以为自己在做梦,可当刀枪的碰撞声以及马蹄的嘶鸣声真真切切地传入他的耳朵之后,他才明白,这不是梦,这是唐军杀来了。

尽管颉利对唐军的到来感到不可思议,但眼下的情势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他急忙穿好衣服,跑出大帐一看,眼前的情形让他一愣,他的王庭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士兵早已乱作一团,面对从天而降般的唐军,就连颉利自己,也已经没有了抵抗之心,尽管他有十几万的精锐。

看到眼前的乱局,颉利的心中只有一个字­——逃。

就这样,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在李靖的突袭下,抛下了他的士兵,带着一些亲信逃往阴山方向。至此,定襄陷落,李靖在自己辉煌的军事生涯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单于夜遁逃,颉利可汗走投无路

这边,颉利可汗惶惶如丧家之犬,竭力逃往阴山。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前往阴山的必经之路白道上,一支唐军早已张开了口袋,就等着颉利往里钻了。率领这支唐军的将领是李世勣,他按照李靖的部署,在李靖突袭定襄的同时,率军绕道从云中出发,前往阴山守候在颉利逃亡的必经之路上,等待颉利残兵败将的到来。

二月初八,颉利一行人终于到达了白道,还没等他们喘口气,守候在此的李世勣便率领大军杀了出来,同时李靖的追兵也追击而至,对颉利展开了前后合围之势。一番厮杀下来,求生心切的颉利愣是从唐军的包围之中杀了出来,率领残部逃进了阴山以北的碛口,见唐军再未追击,便在此暂时安顿了下来。同时,派出他的心腹执失思力前往长安谈判。

上一次执失思力来长安时有多嚣张,这一次就有多尴尬,因为唐王朝与东突厥的实力已经攻守异形了。再次来到长安的他,这次低下了他那高傲的头颅,跪在太极宫的朝堂上,眼里早已经没了上一次来的时候的倨傲与不屑,有的只是跪求李世民放颉利一条生路的希冀。

但李世民会答应他的请求吗?显然不会,因为李世民清楚地知道,如果这一次不乘机彻底解决东突厥的话,放任颉利逃到漠北,与漠北的铁勒九姓会合的话,那他之前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于是,李世民一边令鸿胪寺卿唐俭前去与颉利谈判,稳住颉利的同时,又命李靖率军继续追击,断掉颉利的退路。

趁着唐俭前去谈判之机,李靖率领大军继续推进。大军进入阴山后,遇到东突厥殿后的一千骑兵,唐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这些人后,李靖命令这些人当向导,带领唐军前往颉利所在地。此时的唐俭已经与颉利展开了谈判,稳住了颉利。而颉利也没有想到李靖会不顾唐俭的性命,对他发动攻击,可事实总是那么不遂人愿,当颉利正满怀希望地与唐俭谈判之时,李靖所率领的大军已经悄悄地摸到了他的身边。当哨兵发现的时候,唐军已经挥舞着武器冲到跟前来了。一心保命的颉利此时已经顾不得和他谈判的唐俭了,早已被李靖打怕了的他带着骑兵一万多人继续向北逃亡。

颉利一溜,剩下的部众没了主心骨,早已乱作一团,任由唐军宰割,战斗呈现出了一面倒的态势,唐军很快便解决了战斗。此战,唐军俘虏东突厥十几万男女老少,俘获牲畜十万余头。

在颉利逃亡的途中,他麾下的几大酋长见颉利大势已去,于是率众纷纷投降唐朝,共计五万余人。此时的颉利,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他的数十万部众死的死,降的降,此时的他已经一无所有,就算他想东山再起,也已然没有可能了,现在他唯一的念想,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

想来想去,颉利决定前去投奔他的叔父阿史那苏尼失。当初突利可汗投降唐朝后,颉利就把突利空出来的可汗之位给了苏尼失,苏尼失为了报答颉利,在颉利众叛亲离的那几年,一直对颉利忠心耿耿,并没有背离颉利而去。此时此刻,走投无路的颉利完全把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位叔父身上。

此次出征东突厥,唐王朝大获全胜,歼灭突厥主力,收降部众十余万,牛羊更是不计其数。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李世民终于得报当年的城下之盟,同时也终结了上百年以来突厥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贞观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当李靖大破东突厥的消息传到长安,李世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喜悦,他当即决定大赦天下,与所有臣民共同分享庆祝这一伟大胜利,这场胜利,是属于所有的大唐子民的。

颉利可汗的结局

话说颉利可汗逃到他的叔父苏尼失那里之后,看到苏尼失手下的五万部众以及他的另一个心腹阿史那思结麾下的四万铁骑之后,原本失望的内心又再次燃起了希望,他觉得凭借着这些部众,他完全可以东山再起。但就在他满怀希望之时,现实又给了他一巴掌,原来阿史那思结率部投降了唐朝。

这让颉利无比失望,此时此刻,就算苏尼失不背叛他,他也没有东山再起的资本了,况且现在他的身边就剩苏尼失一个人了,苏尼失会不会也背叛他,他不得而知。但此时的颉利也很清楚,他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威望,留在苏尼失这儿,只会多一分危险,想到这儿,颉利决定离开苏尼失的地盘。于是,他带着几名亲信连夜出逃,向着吐谷浑的方向疾驰而去。

就在颉利逃走不久,李道宗率领的大军已经向着苏尼失的地盘靠近。李道宗先行派遣使者警告苏尼失,让他抓住颉利,向唐朝投降。眼看唐朝大军逼近,苏尼失自知大势已去,于是派出士兵追击逃走的颉利,最后硬是把颉利抓了回来。

贞观四年三月,唐大同道副总管张宝相率军抵达苏尼失大营,苏尼失为了避祸,连忙将五花大绑的颉利交了出去,颉利随即被押往长安。到达长安后,李世民对颉利以及他的家人给予了优待,并封颉利为右卫大将军。四年后,颉利去世,李世民以突厥之礼安葬。在对待颉利可汗上,李世民不计前嫌,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

伟大的天可汗时代

歼灭东突厥后,大唐王朝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是时,大唐帝国周围的各部族酋长和首领纷纷来到长安,齐聚在太极宫门前,向王座上的李世民献上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尊号——天可汗。

当天可汗三个字从酋长代表的口中说出的时候,朝野上下,文武百官以及四夷酋长皆山呼万岁。

这是属于李世民的荣耀,也是属于所有大唐子民的荣耀。

自此,一个伟大的时代——“天可汗时代“在历史上拉开了帷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