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撤档引热议:撤档成常规,行业风气待正 近日,《蛟龙行动》官宣撤档的消息在影视圈掀起了波澜,也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个经典笑话:本以为自己是倒数第二,结果倒数第一的哥们儿撤档了,自己却成了倒数第一。这笑话背后的无奈,似乎与当前电影市场的撤档现象不谋而合。 曾几何时,电影撤档多因不可抗力因素所致。然而如今,撤档似乎已成了电影行业的常规操作。尤其是最近两年,撤档现象频发,让人不禁感叹:难道这是片方玩不起的表现?去年,《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赶着五一档上映,却在假期结束后的最后一天官宣撤档,让人啼笑皆非。今年,《蛟龙行动》更是离谱,本想着春节档能分一杯羹,结果元宵节都过完了,才姗姗来迟地宣布撤档。 在我看来,这类撤档操作不仅带歪了行业风气,更破坏了市场秩序,还愧对了观众的期待。带歪行业,是因为它助长了那种“口碑不行就找档期原因”的歪风邪气。电影票房不好,难道不应该从作品质量上找原因吗?难道全怪档期不佳?破坏市场,是因为它倾轧了业内同行。别人家的电影都只上一次,你家的电影跑完一个节假日高潮周期还能再上一次?这对其他电影公平吗?愧对观众,是因为撤档后往往还要重新制作特别版,那么首批买票支持的观众又该如何自处?他们是不是还得再买张票去支持特别版才能看到所谓的提升?之前花钱看的难道都是“普通版”? 更讽刺的是,于冬之前曾多次表示“绝不撤档”,我当时还觉得他至少有点市场情怀,敢于“宁可站着死”。结果现在却来了个大反转,这剧情的反转程度,简直比电影还好看。 《蛟龙行动》撤档后,我脑海里反复回响着电影主创们曾经的肺腑呐喊:我们只想要公平!然而,过完元宵节再撤掉春节档电影,这难道就是你们口中“公平”的最终实现方式?这样的“公平”,实在太过抽象,也让人对电影行业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哪吒破百亿荣耀送10亿为啥中国人那么在乎哪吒2票房,尤其是海外票房?1.当年《
【10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