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常香玉卖光首饰,又开始卖车!丈夫急得大喊,"15亿,你疯了吗?要买啥?"常玉香叹口气,"战斗机!" 1951年8月的一个深夜,豫剧名伶常香玉站在梳妆台前,将自己珍藏多年的金银首饰一件件取出,轻轻摆在桌面上。屋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映在这些首饰上闪烁着点点光芒。 她翻开了放在床底的木箱,将孩子们平日戴的金锁、银镯子也都拿了出来,和自己的首饰摆在一起。这些年来,凭借着豫剧演出的收入,常香玉也算积攒下了不少值钱的东西。 "香玉,这么晚了还不睡,在收拾什么?"丈夫陈宪章推门而入,看到满桌的首饰不禁愣住了。常香玉转过身来,语气坚定地说:"我要把这些都卖了,还有院子里的那辆卡车。" "卖首饰?卖卡车?这是要做什么?"陈宪章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常香玉深吸一口气说:"我要买一架战斗机,送到朝鲜前线去。" 这句话犹如一记惊雷,让陈宪章瞬间清醒。一架战斗机要15亿旧币,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他很快就明白了妻子的用意,因为这段时间他们都在密切关注着朝鲜战场的局势。 当时的战况十分严峻。美国空军拥有3100架各型战机,而新中国的空军力量仅有200架飞机。这种悬殊的实力差距,直接反映在战场上。 就在上个月,常香玉随豫剧团到西安演出时,亲眼看到了一批伤员从前线送回来。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带着伤痕,却依然透着坚毅。从那一刻起,她就下定决心要为前线将士做点什么。 "卖首饰和卡车的钱远远不够。"陈宪章叹了口气说。常香玉点点头:"我知道,所以我打算带着剧团去全国巡演募捐,直到凑够买飞机的钱为止。" 这个提议让陈宪章陷入了沉思。作为丈夫,他清楚地知道全国巡演意味着什么: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演出劳累,这些都将是常香玉要面对的考验。但他也深知,此时此刻,国家需要每个人的力量。 1951年8月7日,常香玉将家中的卡车和所有首饰变卖一空。这些年来积攒的财产,在这一天全部变成了一笔支援前线的资金。 豫剧团的第一站选在了西安,那里距离前线较近,也是支援抗美援朝的重要后方基地。演出开始前,常香玉向观众讲述了她要为前线购买战斗机的计划。 台下的观众被她的决心所感动,演出结束后纷纷解囊相助。这让常香玉看到了希望,她决定带领剧团继续向更多的地方进发。 湖南长沙站的演出恰逢寒冬,但观众的热情丝毫未减。常香玉和剧团成员们顶着严寒,连续演出了十多场,每一场都座无虚席。 整个巡演过程持续了半年时间,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常香玉和她的剧团成员们在这半年里完成了180多场演出,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巡演纪录。 天南海北的巡演并不轻松,有时候一天要演两场戏,嗓子哑了就含着冰糖继续登台。但每当想到前线将士正在浴血奋战,这些辛苦就变得不值一提。 演出的收入加上沿途群众的捐款,渐渐地开始向目标金额靠近。常香玉把每一分钱都详细记录在账本上,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路途越是艰难,得到的支持就越多。不少地方的民众听说常香玉要买飞机支援前线,主动为剧团提供食宿。还有些地方的剧场免收了场租,只为支持这个善举。 到1952年2月,当常香玉重返西安时,账本上的数字终于达到了15.2亿旧币。这个数字不仅代表着一架战斗机的价值,更凝聚着全国人民支援抗美援朝的决心。 半年的时间,180多场演出,20多个省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常香玉和她的豫剧团成员们不懈的努力。他们用艺术的形式,汇聚起了人民支援前线的力量。 1952年初春,用15.2亿旧币从苏联购买的米格-15战斗机正式交付。这架战机最初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以纪念这笔善款的来源。 这架战机很快就投入了实战,在朝鲜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米格-15是当时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其性能完全可以与美军的F-86"佩刀"战斗机相抗衡。 中国空军飞行员驾驶着这架战机,在长空中与美军战机展开了多次激烈的空战。每一次战斗,"香玉剧社号"都表现出色,为保卫祖国领空立下了不少战功。 这份褒奖不仅是对常香玉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全国文艺工作者的鼓舞。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以各种方式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常香玉的事迹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各地群众自发组织了捐献活动,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支援前线热潮。 工人们增加生产,农民们捐献粮食,学生们节省零花钱。全国上下形成了万众一心支援抗美援朝的强大声势。 据统计,在常香玉事迹的影响下,全国各地掀起的捐献热潮为前线输送了大量物资。这些物资有效地支援了志愿军的战斗需求。
1951年,常香玉卖光首饰,又开始卖车!丈夫急得大喊,"15亿,你疯了吗?要买啥
乾坤大无边
2025-02-15 18:09:09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