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常熟,一老人在手机店花2000元买了一部手机。回到家后,其儿子怀疑手机买贵了,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了一大跳,网上同款手机只卖900多元。其儿子怒了,这也太坑人了。赶紧拿着手机到手机店讨要说法,不曾想,销售员理直气壮的说:你只往全网低价上看,你咋不看看最高价呢?网友:明码标价不算宰客! 最近在江苏常熟发生了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消费纠纷,故事的主角是李大爷,他在一家实体手机店花了2000元购买了一部手机。 原本,李大爷只是想换一部新手机,满足自己日常使用的需求,但没想到这部手机不仅给他带来了惊喜,也带来了一连串的麻烦。 问题出在手机的价格上,李大爷的儿子李先生发现,这款手机在网上的售价只要900元,而李大爷却花了将近2000元购买,这让李先生感到愤怒和不解。 他决定带着父亲回到手机店讨个说法,却没想到迎来的竟是销售员的强硬态度,甚至出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回应:“为什么不看看高价呢?”这句话不仅让李先生愣住,也引发了网友们对商家定价和消费权益的广泛讨论。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李大爷和李先生该如何维权?这种定价行为是否属于不正当行为?又该如何从法律角度来看待这类问题呢? 李大爷的这次购物经历其实并不罕见,许多人在购买手机等消费品时,往往因为对市场行情不太了解而被商家“宰割”。李大爷本来只是希望买一部性价比高的手机,而销售员在了解李大爷并不精通手机的情况下,推销了一款定价明显高于市场价的手机。 李大爷购买的这款手机在实体店卖2000元,然而通过李先生的调查,发现这款同型号的手机在多个网上平台的售价普遍在900元左右。 这个差价让李先生感到非常震惊,他认为这种定价行为不仅是不公平的,还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虽然店员提供了“优惠价”这一说辞,但这个所谓的优惠价格依然高得离谱。 面对李先生的质问销售员显得毫不在意,甚至有些理直气壮,她回应说:“你只往全网低价上看,你咋不看看最高价呢?”这句话的意思是,李先生的比较方法不公平,应该参考市场上更高的价格。 销售员认为手机已经“明码标价”,没有强行推销也没有欺诈行为,因此没有责任退换货,这种回应让李先生感到非常气愤,他认为这不仅是商家的不诚实行为,更是一种对消费者的侮辱。 从销售员的角度来看,确实没有违反任何规定,根据《价格法》规定,商家在售卖商品时必须标明商品价格,并且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 只要价格公开透明,消费者完全有权选择是否购买,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码标价并不意味着商家可以随意定价,特别是在价格远高于市场正常水平的情况下。 面对销售员的态度和商家的不合理定价,李先生决定采取行动,他尝试与店铺协商退货和退款,但销售员坚决拒绝,于是李先生选择了向工商部门投诉,并通过媒体曝光这一事件,经过工商部门介入调查后,手机店最终同意退款并且给予李大爷合理的赔偿。 李先生的维权行为是完全合法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退换商品或退款,尤其是在商品价格过高,明显不符合市场价格的情况下,通过合法途径,李先生不仅为父亲追回了损失,还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商家的定价行为需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码标价是商家的责任,但价格的设定应当考虑到市场竞争、商品价值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如果商家的定价严重脱离市场价,消费者完全有权质疑并提出退货要求。 这件事情中手机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商家的定价行为是否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值得相关监管部门关注,虽然销售员并未直接欺诈消费者,但她的态度和商家的不合理定价,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在我看来李大爷和李先生的遭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商家利用消费者的不了解,特别是老年人对商品市场不了解的情况,通过高价销售商品,这种行为不仅缺乏诚信,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应该具备更多的维权意识,特别是在购买大宗商品时,要学会比较价格,了解市场行情。我在罐头搞创作 (信息来源:杭州日报——手机店回应900元手机卖老人2000 家人发现价格不符)
这就是实体店倒闭的原因!江苏,价值900多元的手机,店员居然卖给老人2000块钱
【15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