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关于“体制内”的观念,简直太可怕了! 说体制内的收入10几万,实际上还是一个“穷人”,他的意思是这个收入无法实现所谓的消费自由。作者最后的观念是让大家去做副业,这更是脱离实际! 我认为体制内工作的价值远非单纯收入所能衡量。首先,稳定的职业环境、完善的福利保障(如医疗、养老)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许多人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安全感。其次,职业成就感与社会贡献同样重要——医生救死扶伤、公务员服务公众,其社会价值无法用金钱量化。 所谓“年入百万”在现实中并非普遍现象,大家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那就是大多数人都是能力、智商、运气都很一般的普通人,本身高收入就是一个稀有的代表词。大家实际上都是被整个社会带动发展的。 举个例子,90年代你是体制内某个科员,你一个月可能就100来块工资,如今你还是同一个单位的科员,但是你可能有10000多的月收入!做同样的事,拿的却是不一样的收入。所以,普通人的收入其实反映了社会的经济水平。 且高收入人群往往伴随高风险与高压,未必适合所有人。互联网生意的确存在机遇,但成功率低、竞争激烈,多数人难以复制。将副业视为唯一出路,可能忽视了个体差异与兴趣特长。真正的“财务自由”不应仅以收入高低定义,而是结合个人价值观与生活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体制内的稳定与尊严,同样是值得珍视的人生财富。 大家怎么看呢?
山东在体制内真的遥遥领先。。
【6评论】【3点赞】
原野
体制内科级以上公务员才能年收入十几万元。
帆山悦水
人的想法各异,所以说没有对错之分。其实就是,看清形势和环境,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