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崛起堪称行业奇迹。直至2020年,其汽车销量仅41万辆,不过是如今的十分

王老渣 2025-02-15 12:09:37

比亚迪的崛起堪称行业奇迹。直至2020年,其汽车销量仅41万辆,不过是如今的十分之一,而同年丰田的销量高达953万辆。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比亚迪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瞬间崛起成为行业焦点。 比亚迪的成功,绝非依赖国内新能源补贴“骗取”财政资金。回顾2013年,中国开启新能源补贴政策,彼时漏洞颇多。补贴按行驶公里数计算,越是低质低价的“老头乐”车型,补贴越多,甚至补贴金额远超车辆成本。 于是,不少不良厂商钻空子,花4万成本造一辆“老头乐”,再通过自家销售公司以20万价格买下,便能获取15万补贴,随后将车随意堆放。后来国家要求车辆达到一定行驶里程,这些厂商就雇人开车在路上来回跑,只为骗取这15万补贴。 比亚迪当时完全有条件参与这场“骗补游戏”,比如将F0改成电动车,轻而易举就能骗到15万补贴。但比亚迪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守初心。 在众多车企热衷于生产“老头乐”时,比亚迪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没有盲目跟风安全性欠佳的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要知道,当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存在不合理之处,最具发展潜力的插电混合动力补贴最少,而这恰恰是真正能够替代燃油车的技术,它既能在市内充电,又能在长途行驶时用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比亚迪始终坚持混动技术研发,在并联混合动力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实现了跑车级别的加速性能。 在这一过程中,比亚迪不断攻克技术难题,高性能电机的功率重量比和可靠性逐步提升。在电池技术上,比亚迪经过不懈探索,成功研发出刀片电池结构,将磷酸铁锂与刀片电池相结合,这在电动车安全性方面堪称最优选择,虽不能说绝对安全,但相比其他方案,安全性有了质的飞跃。 在电控技术方面,比亚迪率先尝试高压方案,并通过多合一集成技术减轻重量。电机技术上,从高转速电机到扁线电机,再到双电机方案取消变速器,不断提升效率。发动机技术领域,比亚迪也早早布局。在众多车企还依赖东安三菱发动机时,比亚迪自主研发出1.5T发动机,迈入自主造发动机行列。 进入混动时代后,更是不断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在燃油车时代,汽油发动机热效率一般在30% - 35%左右,40%被视为理论极限,而如今比亚迪已将热效率提升至46%,大大降低了油耗。这得益于串联模式下的动力解耦,电机驱动无需发动机提供动力,且电机响应速度快,无变速箱,动力输出平顺,噪音小且无震动。 到2021年,比亚迪的DM - I技术成熟后,对传统燃油车形成了降维打击。 这就好比曾经的手机市场,诺基亚s60手机配备320240的彩色屏幕,价格就要贵上千元,300mhz的处理器就算是高性能处理器,拥有500万摄像头就是拍照手机,能录制640480的VGA视频便是摄像手机,能玩街机模拟器就算游戏手机,这样一部手机总价高达7000 - 8000元。而安卓手机一出现,5寸1920*1080屏幕,四核心1.5GHZ处理器,1300万摄像头,能拍摄1080P视频,还能畅玩3D大作,价格却只要2999元。 汽车领域亦是如此。曾经,0 - 100公里加速能达到5秒,那就是跑车级别的性能;震动小到能立硬币的是超豪华12缸车型;噪音小到能听到滴答声的是百万级豪车,这些顶级配置集于一身的车型售价高达数百万,还需定制。 如今,一辆10多万甚至不到10万的比亚迪DM - I买菜车,就能满足所有这些高端需求。 从使用成本来看,传统燃油车跑100公里油耗20多个,成本接近200元,而比亚迪在市内使用波谷电价充电,跑100公里仅需10元。 如此超高的性价比,必然引发市场的全面替代,其他品牌若不跟进技术,必将被淘汰,就像摩托罗拉也不得不投身安卓阵营一样。 即便纯电动车取消补贴,也丝毫不会影响DM - I技术的大放异彩,比亚迪的汽车销量还将持续大幅增长,直至新能源全面普及。届时,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等品牌或许只有凭借技术革新实现低成本、高体验,依靠品牌差异来保留自身市场份额。 总之,比亚迪恰似小米与华为的结合体。比亚迪品牌如同小米,以高性价比产品占据大众市场;仰望品牌则好比华为,致力于高端领域的探索与突破。 未来,比亚迪必将好戏连台,继续书写辉煌篇章。

0 阅读:142

猜你喜欢

王老渣

王老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