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冲破百亿,成为中国

梓涵说科技 2025-02-15 09:15:08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冲破百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百亿电影”。观众为哪吒的“逆天改命”而热血沸腾,可散场后却默默拭泪——因为我们心里明白,自己不是哪吒,而是申公豹,甚至是被碾为尘土的土拨鼠。

1. 哪吒:理想主义中的“幸存者偏差”

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让人激情澎湃,但他成功的背后有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特权”:灵珠转世的天资、李靖夫妇的全力庇佑、太乙真人的资源偏向。就像网友打趣的:“哪吒闯祸有爹妈兜着,普通人闯祸只能自己扛。”

影片里,李靖为哪吒舍弃总兵之位,太乙舍命保全其魂魄,就连东海龙王也为儿子敖丙铺就道路。这种“主角光环”映照出现实中的资源不平等——有人天生就在罗马,有人天生是骡马。

2. 申公豹:小镇做题家的“五百年困局”

如果说哪吒代表理想,申公豹就代表现实。他每天4点就起来苦修五百年,却因妖族出身被排挤在仙界核心圈之外,功劳被太乙真人夺走,最后沦为体制内的“工具人”。

他的故事刺痛无数普通人:

- 职场歧视:寒窗苦读挤入大厂,却因“非名校”“非嫡系”而被边缘化;

- 家庭期望:全村引以为傲的“北漂青年”,实际上在出租屋吃着泡面攒首付;

- 努力破灭:拼命加班换来领导一句“你不如别人会来事儿”。

申公豹红着眼质问太乙:“我从未松懈,为何永远比不上你?”这一刻,银幕内外心碎的声音震耳欲聋。

3. 土拨鼠:沉默的大多数,连名字都没有资格拥有

影片中最残忍的一幕,是土拨鼠们衣衫褴褛,无辜被炼成仙丹。它们没有哪吒的天赋,也没有申公豹的野心,只想安稳生活,却成了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这特别像现实中的普通人:

- 职场牺牲品:公司裁员时第一个被“优化”;

- 时代的微尘:房贷、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压弯脊梁;

- 无声地消逝:996熬坏身体,却连热搜都上不了。

导演用土拨鼠来隐喻:“平凡不是失败,而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4. 和解:仙丹之外,尚存微光

《哪吒2》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兜售廉价鸡汤。申公豹最终没能逆袭,土拨鼠注定化为乌有,但影片给出了另一种答案:

- 哪吒的“试一试”:即便无法改变世界,也要守住内心的火焰;

- 申公豹的“平凡修行”:接受无力感,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 土拨鼠的“尘埃中的花开”:在窘迫生活里,寻得一粥一饭的温暖。

正如影评人所说:“若当不了哪吒,那就像申公豹一样,在废墟里种一朵花。”

致敬每一个“不够成功”的我们

《哪吒2》的百亿票房,不只是技术的成功,更是情感的共鸣。它告诉我们:

哪吒是少年的梦,申公豹是中年的痛,土拨鼠是老年的叹;

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今夜,也许你正在加班、带娃、还贷,但请记住:“你不必成为哪吒,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迹。

0 阅读:0
梓涵说科技

梓涵说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