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缘何总是徘徊于中美之间?在对其历史地理加以探究之后,方才知晓此情形不足为奇

第一人称讲地理 2025-02-14 22:13:30

菲律宾缘何总是徘徊于中美之间?在对其历史地理加以探究之后,方才知晓此情形不足为奇。 作为快速崛起且在某些领域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无疑是美国霸权体系中的一根芒刺,致使美国在东亚地区难以肆意妄为。于是,唆使邻国在我国边境地区进行挑衅和制造冲突,便成为美国抹黑我国、侵犯我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惯用伎俩。菲律宾便是美国手中的一枚棋子,借由菲律宾点燃的导火索,美国多次在我国南海问题上兴风作浪,与菲律宾一唱一和,试图侵犯我国海洋边境。 然而,有时这枚看似称手的棋子亦会不听话。譬如曾经的杜特尔特总统,在某段时期对美国颇为冷淡,反倒开始积极构建与我国的关系。我们亦投桃报李,把握契机,拓展与菲律宾的对外贸易,菲律宾也从中收获颇丰。 曾经作为美国马前卒的菲律宾,缘何突然转变态度,要与我国进行往来呢?这尚需从我国、菲律宾以及美国三者之间的历史关系谈起。 实际上,我国与菲律宾的关系起始甚早。元朝史书《大德南海志》中便对菲律宾有所记载,只不过那时其名曰苏禄,即苏禄国。虽说其疆域不如当今的菲律宾辽阔,但其国土涵盖了如今菲律宾的大部分岛屿,乃是菲律宾的前身。与在我国边境地区四处蹦跶的匈奴不同,作为邻国的苏禄国,和我国中原王朝始终维持着友好的关系。 1417 年,正值明朝永乐年间,苏禄国的三大统治者,即东王、西王和峒王,率领使团前来朝觐永乐皇帝。此间,东王因水土不服,于山东病故。永乐皇帝感其远渡重洋的诚挚心意以及两国的友好情谊,遣人以藩王之礼将东王安葬,还赐予谥号“恭定”,并亲自撰写碑文。由此可见,苏禄国在当时名义上尚未独立,乃是中国的藩属国之一。彼时东王的随行亲眷皆留在了我国,并于清朝分别改姓为温、安。姓名的中国化昭示着这些来自苏禄的友好使者已然完全融入了我国社会。 然而至清朝,局势发生了重大转变。伴随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西班牙的舰队一批接一批地抵达苏禄。苏禄人觉察到这些外来者的恶意,第一时间向清朝求援,然而清朝海军在与西班牙的交战中几近无所作为。走投无路的苏禄国王,只得使出最后的招数,谋求清廷的庇佑,向乾隆皇帝呈请,将苏禄的土地与人口归入清朝版图。但因闭关锁国政策,乾隆欠缺对海洋控制权的卓识远见,不仅断然拒绝了苏禄国王的请求,还鉴于政策之故,将走出国门、在苏禄等国从事贸易的华人视作汉奸,未提供任何保护举措,此般做法无异于间接舍弃了苏禄这一藩属国。 在苏禄人的无奈和西班牙的炮火之下,苏禄国彻底陷落,被西班牙人将吕宋岛、棉兰老岛一同囊括在内,整合成为了一个称作菲律宾的新国度。不过,鉴于西班牙人的统治方式较为直接粗暴,菲律宾的民众亦是反抗不止,自 16 世纪起发起起义、进行革命,但均遭镇压。 然而强中更有强中手,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西班牙亦被甩在身后。美国舰队于 19 世纪登台亮相,协助早就心怀愤懑的菲律宾人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虽说获得了片刻自由,菲律宾人却未曾料到这个所谓的“自由灯塔”亦心怀不轨,左手打倒西班牙,右手便扶植起了自己的傀儡政权。他们并非直接掌控菲律宾,而是采用迂回手段,悄然通过菲律宾等地的权贵,间接操纵菲律宾的法律、经济与教育,以触角紧紧束缚住了菲律宾的社会根基。尽管在美国的产业链条中,菲律宾充当着原料产地和市场,仅能分得残羹冷炙,然而这些却足以安抚菲律宾人的情绪。 二战期间,日本曾出兵占据了菲律宾。此时的菲律宾一度将美国视作救星,日复一日地盼着老东家速速归来。精明的美国自然不会舍弃这块已然养肥的肥肉,不但协助菲律宾右翼集团完成了对共产党和华侨的镇压,而且借此契机强化了与菲律宾的关系,签订了众多互助协议。菲律宾不但在政治、经济方面开放了诸多特权,在冷战期间,吕宋岛还设有美军的军事基地,该军事基地于冷战结束后关闭,然而美军又在菲律宾多地开设了新的军事基地。这个名义上独立的国家在颇为漫长的时间里充当着美国的马前卒。 言及菲律宾的历史,我们不难察觉,这个国家自古以来便极为孱弱,缺乏真正独当一面的力量,要么处于我国的庇佑之下,要么遭日本、西班牙直接殖民,要么被美国借傀儡间接掌控。如此的一个国家,现今于政治、军事、经济、技术等诸多领域再度被美国所钳制。

0 阅读:26
第一人称讲地理

第一人称讲地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