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郭玟君
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在香港成功发行6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的积极参与。
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2025年2月14日人民币央行票据投标结果》显示,此次发行的票据分为三个月期和一年期两种票据,规模分别为400亿元和200亿元,分配比例分别为13.97%和65%,显示出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浓厚兴趣。
央行、财政部在港人民币票/债持续发行
2025年1月15日,央行在港招标发行今年首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为人民币600亿元。2月12日,央行宣布于14日在香港招标发行2025年第二期和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总计也为人民币600亿元。
2024年,央行在香港共发行了12期合计2750亿元的离岸央票。相比之下,2025年开年两个月内已发行1200亿元央行票据,发行节奏和规模上有保持高位的态势。
财政部方面,2025年则于2月19日就将发行首期人民币国债;而2024年,财政部在3月13日发行了首期120亿元人民币国债,时间上明显提前。
发行规模方面,2024年财政部在香港分六期发行了550亿元人民币国债,2025年首期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就达到125亿元,较2024年首期的120亿元有所提高。
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
《招标章程》显示,此次央行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支持央行履行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本次央行票据发行旨在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人民币票据及财政部人民币国债的成功发行,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并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优质的人民币投资工具。
用户10xxx92
回收离岸人民币,调节供需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聚会子
美国现在对人民币高汇率,发人民币债是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