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立秋是秋天来临的“预告片”,处暑是夏天结束的“落幕片”,那么即将到来的“白露”,是金秋真正登场的“揭幕片”。
秋季是养生保健的旺季,一方面,长达一个多月的三伏刚过,身体疰夏烦躁,要在秋季扭转;另一方面,秋季是热转凉再转寒的过渡,身体转向收敛肃降,要在秋天调整;再一方面,冬季冷不冷,在秋季节气就可以预示,要提前做好准备。
秋季六个节气,哪个最重要?有的认为是立秋,有的说是秋分,其实排第一的应该是白露,白露是秋天真正到来的标志。今年的白露节气是9月7日。
白露在二十四节气排第十五位,在秋季节气里排第三位,一般是每年9月7日或8日,为什么叫“白露”这个名字?
1、要与古代的环境结合起来理解,炎黄祖先居住在中原,当天气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早上起来草地上能看到露珠白白的一片,所以得名白露。
2、古代用四时配五行,秋季属金,金色为白,所以用“白”来形容秋天的露水,也提示夏季真的离开了,真正的秋天已到来。
白露是真正入秋的信号,在农桑、征候、天气、养生等方面都有提示,比如说:
1、农事上,农民既抓紧时间种下小葱,又要下田抢收稻谷,一片秋收秋种的繁忙景象。
2、征候上,白露有三候:大雁往南飞越冬,燕子准备迁徙避寒,其余鸟类忙着储备过冬食物。
3、天气上,白露当天气候有很重要的预示作用:下雨预示数九寒天大雪不停,晴天提示冬日寒冷难耐,打雷提示秋冬季雨水多。
4、养生上,白露时天气由热转凉,对全身脏腑经络都是考验,要护阳气,防泄露,要通肺气,防咳喘,要养精气,防体虚。
白露作为秋季养生的重要节气,有承上启下、连通内外等作用,具体要怎么做?
传统养生有三不做、三不睡、三不吃的说法,不过现代人很多不知道,或者反向而行,为疾病埋下隐患。这“三不做、三不睡、三不吃”分别指什么?
一、三不做
1、不过分秋冻。一些人记住了“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古训,在白露这个一年里昼夜温差最大的时候,正好“秋冻”让身体适应,其实要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体弱的人和儿童,过分强调秋冻是不合适的,要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物,不要怕麻烦。
2、不过量运动。白露预示着真正的秋天来了,秋高气爽,白天气温适宜,一些人希望通过大量运动,养阴滋阴。其实身体正处于收敛阶段,过量运动不利于身体调整,反而会耗伤精气。运动控制在30分钟以内,微微出汗为宜。
3、不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白露过后天气逐渐干燥,气温不高不低,非常适合各种病原体活动,身体易过敏,加上早晚温差大,呼吸道疾病多发,肺部敏感人群,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对自己健康负责。
二、三不睡
1、不睡晚觉。其实不止是白露节气,整个秋冬季都建议早睡早起。白露来了,作息要适时做好调整,最好不熬夜,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6点起床,非常有利于健康。
2、不光着膀子睡觉。老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过一夜”。有的人还没有从夏天高温闷热缓过神来,睡觉喜欢光着膀子,很容易导致寒气入体,引起凝滞湿困等问题。白露节气过后入睡,要做到“身不露”。
3、不擦干头发就入睡。多见于睡前洗澡,一些人不吹干头发,湿漉漉就爬上床休息,容易引起头痛、肩背痛等问题。
三、三不吃
1、不吃肥甘厚腻食物。白露是正式入秋的开始,很多人喜欢贴秋膘、做秋补,大量吃肉。其实目前生活、饮食和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像过去那样乱吃喝没有必要,大量肥甘厚腻反而会生痰生湿。白露以清淡的鸡汤、鱼汤为宜。
2、不吃生冷食物。白露的天气热中带凉,很多人还喜欢吃冷食、喝冷饮,很容易引起脾胃虚弱,成为寒邪突破口,记住要以温热的食物为主。
3、不吃生姜。生姜辛辣燥热,会加快津液损耗,进而伤阴,容易引起阴阳失衡,最明显表现是上火、溃疡、口苦口干等。白露过后大量海鲜河鲜上市,人们喜欢用生姜去腥提鲜佐食,这是不好的做法。白露应多吃什么?以梨、石榴、大枣、红薯等为主。
总之,白露“三不做、三不睡、三不吃”,是养生保健的重点,希望更多的人知晓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