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榴莲滞销,小马科斯对华示好,中菲达成合作,执法部门出动

渔经有略 2024-09-18 02:12:42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菲律宾的榴莲市场遇到了大麻烦。大量榴莲堆积在仓库里,卖不出去,让菲律宾政府可谓是心急如焚。年初,菲律宾农业部曾发出豪言壮语,宣布将向中国出口5.4万吨榴莲。然而,时间过去大半,实际完成量却不到7%。

对于那些辛勤劳作的菲律宾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只能看着果实在仓库里日渐腐烂,却无能为力,而最后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面对如此惨淡的成绩单,估计就连菲律宾总统也只能扶额叹息。

但榴莲滞销,远不是菲律宾眼下唯一的烦心事。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菲律宾对中国的出口总额为46亿美元,同比骤降了20.2%。尽管中国依然是菲律宾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占据12.6%的份额,但这样的下降幅度,已经让菲律宾上下如坐针毡。

那么,问题来了:菲律宾的商品,为何突然在中国市场变得“难卖”了?

要解开这个谜团,必须从两国关系谈起。最近一段时间,中菲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两国摩擦不断。特别是围绕仙宾礁和仁爱礁的争端,使得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

乍看之下,这些岛礁不过是南海中几块不起眼的“乱石”,但实际上它们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以仁爱礁为例,它位于中国的'九段线'范围内,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然而,菲律宾却非法声称其属于其所谓的专属经济区。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小小的礁盘,实际上是南海争端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它紧邻国际重要航道,控制着这一片海域的航运命脉。无论是商船还是军事舰队,经过这一片海域时,都无法绕过这块“卡脖子”的地方。

而且,据地质学家推断,这片海域的海底极有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甚至有望媲美中东的油田储备,这自然让它成为各方势力垂涎的宝地。

为了在这片战术要地上占据一席之地,菲律宾早在1999年便采取了一项“非常规”行动——故意将一艘破旧的二战时期运输舰“马德雷山号”搁浅在仁爱礁,并向该舰派驻士兵,企图通过“实际占有”来宣示主权。这一举动看似荒唐,实际却是老谋深算:菲律宾希望通过制造“既成事实”,在国际法庭和舆论场上争取主动。

尤其是在近两年,菲律宾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一心想要吞下这块诱人的“肥肉”。不仅动用渔船在争议区域进行所谓的“侦察”,还多次尝试在仁爱礁进行非法建筑扩建,试图一步步增强对该区域的实际控制权。

更令人气愤的是,菲律宾还频繁向国际舆论施压,声称中方阻挠其对仁爱礁的日常补给,俨然一副“受害者”的姿态,妄图将中国固有领土据为己有。

在今年8月底,菲律宾海警船更是多次对中方船只发起恶意冲撞,导致双方船只发生严重擦碰,并引发了人员对峙。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国际海上航行规则,更是对中国海上领土主权的粗暴侵犯。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菲律宾非但没有深刻反思其挑衅行为,反而在事后倒打一耙,指责中方的正常执法活动,试图混淆视听。

面对菲律宾的步步紧逼,中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明确表示,中方坚决敦促菲律宾立即停止侵权挑衅行为,切实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的立场坚定而明确:领土主权不容侵犯,海洋权益不容挑衅。

不难想象,这样的紧张局势自然对中菲两国的经贸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中国消费者对菲律宾产品的热情也随之降温,菲律宾的出口市场因此遭受了不小打击。榴莲滞销、贸易额骤降,这些经济上的“苦果”,让马科斯政府开始感受到切肤之痛。

眼看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菲律宾政府终于意识到,得罪中国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好处,反而让自己处处碰壁、苦不堪言。在现实的压力下,马科斯政府开始调整策略,试图通过释放和解信号来缓解两国关系。

菲律宾海事委员会率先迈出一步,表示愿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尽管措辞谨慎,但这一表态无疑透露出菲律宾希望缓和局势的意愿。

紧接着,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罗在近期宣布,两国将在北京举行第10次南海问题磋商会议。这一消息被广泛认为是中菲关系回暖的积极信号。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也明确表示愿意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中方愿意通过对话与合作,控制海上局势,和平解决争端。

为了显示诚意,中菲双方决定先从一些具体问题入手,展开实际合作。9月6日,两国执法部门联手行动,将近百名在菲律宾从事非法博彩的中国公民遣返回国。据统计,自去年12月至今年5月,短短半年时间内,中菲执法部门已经合作遣返了超过380名在菲从事离岸博彩的中国公民。这一系列行动不仅体现了两国在执法领域的合作意愿,也为双方进一步修复双边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表面上看,菲律宾政府的一系列动作——从释放和解信号,到宣布南海问题磋商会议,再到遣返非法博彩人员——似乎在昭示着一个积极的转变。马科斯政府似乎终于意识到,与中国对抗只会让自己陷入深渊,而和平合作才是出路。可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我们不得不怀疑,菲律宾的缓和态度,是否仅仅是一种“缓兵之计”。毕竟,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一直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每当菲律宾在经济和国际舆论上陷入困境,便会释放出某种“愿意合作”的信号,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缓和局势。然而,一旦国际压力有所缓解,菲律宾又往往重新回到挑衅与试探的老路上。

从马德雷山号的故意搁浅,到在仁爱礁的非法建筑扩建,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每一次“非常规”操作,都透露出一个事实:几十年来,菲律宾对这片海域的争夺,从未真正停止。当前菲律宾的经济困境,无疑给了马科斯政府带来不小的挑战。

马科斯不得不释放一定的外交善意,来暂时稳住中菲关系,从而缓解国内经济压力。但这种“善意”,究竟能持续多久?当菲律宾的短期经济问题得到缓解,是否会再次回到南海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这显然是我们不得不警惕的。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外交上的缓和,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刻。菲律宾的“和解”态度,或许只是为了争取时间,等待一个更有利的时机重新发起挑战。面对菲律宾的缓兵之计,中国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接受表面上的和解,而是以更为坚定的姿态、更多元的手段,确保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言,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海洋权益不容挑衅。我们可以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前提是——对方必须真诚,而不是利用缓和来为未来的挑衅做铺垫。

0 阅读:0